已搜尋到10則有關 “送肉粽” 的資料。 

送肉粽

肉粽(臺羅:sàng bah-tsàng,白話字:sàng bah-chàng),又名「吊煞」或「吊客」,指一種民間傳統煞儀式,為臺灣彰化沿海地區民間習俗之一,所謂「肉粽」是黑話,指上吊,暗喻上吊死者類似肉粽般用繩綁住吊著,此說法係因吊頸自殺的死者被認為怨氣最重,會尋人至水府審判,該地區將會...

最後更新時間: 2023-11-24T14:25:51Z

詳細內容

粽邪

邪》(英語:The Rope Curse),在2018年上映的驚悚電影,於2018年1月8日開鏡,拍攝40多天,由夏于喬、鄒承恩、陳博正領銜主演,取材台灣彰化沿海一帶傳統民俗煞儀式——肉粽,2018年8月31日於台灣上映。 臺灣彰化一帶,認為上吊自盡的人怨氣最重,可能會接二連三的捉交替,於...

最後更新時間: 2023-10-22T23:08:44Z

詳細內容

,南京吃鹹肉粽,蘇南的鎮江、蘇州、無錫、常州乃至上海在傳統上吃加白糖調味的甜肉粽。後來由於嘉興粽子的傳入,上述這些地區都開始吃嘉興式的鹹肉粽了。 嘉興粽子的形狀為三角錐,有大、豆沙、雞肉粽等品種。它的粽子從選料、制作到烹煮都有獨到之處。米要上等白糯米,...

最後更新時間: 2023-11-21T05:29:03Z

詳細內容

燒肉粽

〈燒肉粽〉(台羅:Sio Bah-tsàng),原名〈賣肉粽〉,為台灣戰後時期的一首台語流行歌曲,創作、發表於1949年(民國38年),由張邱東松填詞、作曲。原唱不詳,是郭金發的成名曲,也有郭炳堅的粵語翻唱版本;而國語改編版,則有由莊奴填詞、姚蘇蓉、張小英、凌震、舒雅頌、陳潔等曾灌唱的〈配對成雙〉。...

最後更新時間: 2023-10-18T14:31:41Z

詳細內容

馗降:粽邪2

《馗降:邪2》是一部2020年臺灣劇情恐怖長片,由《邪》的導演廖士涵執導,李康生、許安植領銜主演。主創團隊延續民間「肉粽」的儀式概念,以更高預算創造更高規格的續集電影。 網紅灰熊(孫安佐 飾)和擁有靈異體質的佳敏(許安植 飾)在召喚椅仔姑儀式中完全失控,幸而得到路過的火哥(李康生...

最後更新時間: 2023-09-02T00:09:43Z

詳細內容

粽邪3:鬼門開

邪3:鬼門開》是一部於2023年8月25日上映的臺灣劇情恐怖長片,由《邪》的導演廖士涵執導,張庭瑚、阿倉(草屯囝仔)、李興文、吳奕蓉等領銜主演。主創團隊保留原有的宮廟文化,著墨民間熟知的鬼門開禁忌,包括不得午夜照鏡子、不得半夜晾衣服、不得掛風鈴、不宜作法肉粽...

最後更新時間: 2023-12-06T15:48:16Z

詳細內容

燒肉粽事件

肉粽事件發生於1986年3月5日,是臺灣著名的自殺墜樓者壓死路人的事件。事件之所以稱為「燒肉粽」,是因為家境清寒的被害者黃棟樑當時正於墜樓地點(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附近)騎乘腳踏車叫賣燒(熱)肉粽。當時臺灣媒體蓬勃伊始,加上事件新奇,因此事件變成家喻戶曉。之後,臺灣凡有類似自殺墜樓者壓死/壓傷無辜...

最後更新時間: 2023-10-17T15:21:00Z

詳細內容

道東書院 (臺灣)

管理員上月自縊亡 道東書院煞氣 鎮所肉粽驅邪. 聯合報. 2013-01-11 (中文(臺灣)).  蔡文正. 和美公所後天「肉粽」 道東書院 暫停開放. 自由時報. 2013-01-08 [2022-05-01] (中文(臺灣)).  詹智淵. 古蹟自縊命案 公所「肉粽」安民心. 臺灣蘋果日報. 2013-01-10...

最後更新時間: 2023-10-09T23:12:53Z

詳細內容

郭金發

知名的台語男歌手,小學畢業於臺北市大同區大橋國民小學。曾任播音員,以歌曲《燒肉粽》成名,人稱「寶島低音歌王」、「肉粽歌王」。 2016年10月8日出席高雄市鳳山區重陽節敬老演唱會,在台上演唱《燒肉粽》完畢卻突然昏倒,緊急醫後仍宣告不治,享壽72歲。 1944年3月1日,郭金發出生於台北市大稻埕,...

最後更新時間: 2023-08-02T17:15:43Z

詳細內容

張邱東松

肉粽〉也被改歌名為〈燒肉粽〉。 郭金發對廖秀容表示1973年警備總部雷厲風行審查歌曲,他在林森北路太陽城餐廳每唱〈燒肉粽〉,需依照警備總部的公文對觀眾解釋此歌背景。該公文寫:「演唱〈燒肉粽〉須告知觀眾台灣早年生活困苦,小販以竹籃或用自行車叫賣肉粽,現今台灣生活富裕皆以機車或店家販賣肉粽。」...

最後更新時間: 2023-10-05T17:32:14Z

詳細內容

主要結果

送肉粽

送肉粽(臺羅:sàng bah-tsàng,白話字:sàng bah-chàng),又名「送吊煞」或「送吊客」,指一種民間傳統送煞儀式,為臺灣彰化沿海地區民間習俗之一,所謂「肉粽」是黑話,指上吊,暗喻上吊死者類似肉粽般用繩綁住吊著,此說法係因吊頸自殺的死者被認為怨氣最重,會尋人至水府審判,該地區將會一而再而三的有人上吊自殺,就像肉粽一樣一整串的掛著,所以藉由法會將繩索、其固定的物品(代表吊死鬼的冤魂)送至海邊或是在河流的出海口焚燒,代表押送至水府審判,以達驅邪送煞之效。 以鹿港的作法為例,當地的廟宇會聯合舉辦法會,從屍體處的鄰近之廟宇開始,規劃一條路線,最後從福鹿溪或其他路線,將吊死鬼的冤魂送出海(現多以彰濱工業區鹿港區送出海)。目前此儀式以鹿港為主,各地作法不同,亦有許多地方有類似的儀式,且異於鹿港。彰化有些鄉鎮舉辦法會時會遷就現況,將肉粽只送到最近的河流或大排水溝給燒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