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
万维网。
「Internet」的各地常用譯名 |
---|
中国大陸 | 互联网 |
---|
臺灣 | 網際網路 |
---|
港澳 | 互聯網 |
---|
馬新 | 互聯網 |
---|
互聯網(英語:Internet)是指20世紀末期興起電腦網路與電腦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系統。這些網路以一些標準的網路協議相連。它是由從地方到全球範圍內幾百萬個私人、學術界、企業和政府的網路所構成,透過電子、無線和光纖網絡技術等等一系列廣泛的技術聯繫在一起。互聯網承載範圍廣泛的信息資源和服務,比方說相互關聯的超文本文件,還有萬維網(WWW)的應用、電子郵件、通話,以及文件共享等個人收發服務。
網際網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美國聯邦政府委託進行的一項研究,目的是建立容錯與電腦網路的通信[1]。其次就是蘇聯50年代的阿納托利·伊万諾維奇·基托夫的提出的“統一國家計算中心網絡”(“EGSVT”)的國家自動控制系統,後赫魯曉夫集團提出OGAS用於去史太林化的網際網路計劃,接著在1970年被認定沒有繼續資助的必要,這些項目最終均遭失敗。網際網路的前身ARPANET最初在1980年代作為區域學術和軍事網路連接的骨幹。1980年代,NSFNET成為新的骨幹而得到資助,以及其他商業化擴展得到了私人資助,這導致了全世界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許多不同網路的合併結成更大的網路[2]。到1990年代初,商業網路和企業之間的連接標誌著向現代網際網路的過渡[3]。儘管網際網路在1980年代只被學術界廣泛使用,但商業化的服務和技術,令其極快的融入了現代每個人的生活。
- ^ "IPTO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fi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Living Internet, Bill Stewart (ed), January 2000.
- ^ "Internet History – One Page Summa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Living Internet, Bill Stewart (ed), January 2000.
- ^ "So, who really did invent the Interne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an Peter, The Internet History Project, 2004. Retrieved 27 June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