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状况 

标准状况(英語:standard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STP标准温度与标准压力),简称「标况」。由於地表各處的溫度壓力皆不同,即使是同一地點的溫度壓强也隨測量時間不同而相異,因此為研究方便,制定出描述物質特徵的標準狀況。

在化学领域,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在1982年改变了标准温度和标准压力(STP)的定义:

  • 在1982年以前,标准状况定义为0 (273.15 K)、101325 / 105 Pa(1 atm)。1摩尔的理想氣體在STP下占有的體積為22.414升(L)。
  • 自1982年以来,标准状况定义为0 ℃(273.15 K)、100kPa,這樣的定義接近海平面冰點。1摩尔的理想氣體在STP下占有的體積為22.710953(21)L(CODATA 2010),為標準摩尔體積(standard molar volume)。這是区别一般条件而制定的标准。

历史上由巴黎制定的通行欧洲的舊制標準如下:

  • 压强p = 1 atm = 101325 帕斯卡 = 1013.25 hPa = 101.325 kPa = 1.01325 bar.
  • 温度T = 298.15 K ≙ 25 °C,空气密度ρ = 1.184 kg/m³.
现在也使用T = 293.15 K ≙ 20 °C 空气密度ρ = 1.204 kg/m³.

化学生物化学中另外还包括定义的观察反应物浓度,一般情况下为1mol/L(1 M)。[來源請求]在生物化学中只有氢离子例外(H+)。限定pH为7,即10-7 mol/l H+离子浓度用于准生理条件描述,肌体条件,细胞内部条件等。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