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语气、格式、標點等使用恰当。 (2011年11月6日) |
![]() | |
全名 |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
---|---|
首字母缩略词 | DOI |
起始时间 | 2000年 |
管理组织 | 国际DOI基金会 |
範例 | 10.1000/182 |
网站 | www![]() |
数字对象识别符、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英語: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簡稱DOI),是用于唯一地标识对象(数位资源)的持久标识符或句柄,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1]。涵括的對象有影片、報告或書籍等。它既有一套為資源命名的機制,也有一套將識別號解析為具體位址的協定。
發展DOI的動機在于補充統一資源標誌符之不足,因為一方面URI指涉的URL經常變動,另一方面,URI表達的其實是資源所在地(即網址)而非數位資源本身的資訊,用DOI能克服這兩個問題。
DOI識別號解析後可連至一份或以上的資料。但識別號本身與解析後導向的資料並不相干,也可能無法取得全部資料,只能得到相關出版品的資訊。DOI的解析協定見諸RFC 3652,RFC 3651描述命名機制,RFC 3650则描述其架構。DOI透過Handle系統解析識別號,但實際應用上大多是透過網站解析,如瀏覽網址https://doi.org/10.1000/182就能看到對應識別號10.1000/182的文件資訊。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