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符號 

注音符號
以注音符號橫式書寫的「百科全書」
类型
標音符號
(音節首和韻基用注音符號表示,占位修飾符號標注聲調;在漢字旁註標記
创造者中華民國教育部
使用时期
臺灣澎湖:1946年至今
金門馬祖:1918年至今
中國大陸:1918年至1958年(改為漢語拼音)
新加坡:1919年至1970年代(改為漢語拼音)
馬來西亞:1919年至1982年(改為漢語拼音)
书写方向從左至右、從右至左書寫 编辑维基数据
语言中華民國國語
相关书写体系
父体系
漢字
  • 注音符號
子体系臺灣方音符號臺灣話
粵語注音符號粵語
閩東話注音符號閩東話
潮汕注音符號潮州話
蘇州注音符號吳語
注音字母苗文
ISO 15924
ISO 15924Bopo (285), ​Bopomofo
Unicode
别名Bopomofo
范围U+3100–U+312F [1]
 本條目包含國際音標 (IPA) 符號。 有關 IPA 符號的介紹指南,請參閱 Help:IPA[ ]/ / 及 ⟨ ⟩ 之間的區別,參閲IPA§方括號與轉錄定界符
以直式書寫的「百科全書」

注音符號(ㄓㄨˋㄧㄣㄈㄨˊㄏㄠˋ),原名注音字母,簡稱注音,是標準漢語標音系統之一,以章太炎編創的「紐文」、「韻文」為藍本,1912年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制定、1918年正式發佈,1930年改為現名。經過百年演變,現有37個字母聲母21個、介音3個及韻母13個)。中華民國自建國之初以來一直以注音符號為國語現代標準漢語)的主要拼讀工具,也是小學國語教育必修內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則一直使用至1958年推行漢語拼音方案前夕。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