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峽兩岸關係史 

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史
臺灣海峽在中國的位置
臺灣海峽
臺灣海峽
海峡西岸 时间 两岸重大事件 海峡东岸
元朝 1281年 设置澎湖寨巡检司 史前
1349年 汪大淵島夷志略
明朝 1603年 陈第东番记
1624年 澎湖之戰 荷西統治時期
1633年 崇禎明荷海戰
南明 1661年 鄭荷之戰 鄭氏時期
清朝 1667年 丁未漂人事件
1683年 澎湖海戰
1684年 设置台湾府 清治時期
1731年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1840年 第一次鴉片戰爭
1885年 台湾建省
1895年 马关条约 日治時期
1900年 厦门事件
中華民國 1911年 辛亥革命
1943年 开罗宣言
1945年 日本投降
與接管台澎
中華民國
1947年 二二八事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 國府遷臺
1978年 改革開放
1979年 停止炮擊金門
1987年 開放兩岸探親
1993年 辜汪會談
1996年 臺海飛彈危機
2001年 两岸實施小三通
2010年 两岸签署ECFA
2014年 服貿存查爭議
太阳花学运
2015年 兩岸領導人會面
2022年 2022環台軍演
当前 臺海現狀

海峽兩岸關係史介绍了有史以来臺灣海峽兩岸關係的历史变迁。中国历史上疑似关于台湾的记载最早追溯到《三国志》中提到的夷洲或《隋书》中提到的流求。在时期,海峡两岸已有贸易往来[1],1281年元世祖设立了澎湖寨巡檢司,开始对澎湖实行行政管辖。1349年汪大淵在《島夷志略》中记载澎湖属泉州晉江縣,而流求为海外诸国之一[2]。明朝陳第写的《東番記》描绘了台湾西南地区原住民的风土人情[3]。自1620年代起,海峡两岸关系受荷兰人西班牙人汉人满人日本人的影响,中国大陆与台湾或统一,或分离,跌宕发展。[4]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中华民国政府日本接管台湾和澎湖,兩岸關係随着国内、国际局勢的變化而曲折发展。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國国民党領導的中華民國國軍中國共产党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打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逐漸掌控整个中国大陆。而中华民国退居台澎金马等岛屿。中国共产党试图以武力解放台湾中国国民党也准备反攻大陸。两岸开始了军事对峙,并发生多次武裝衝突。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後,中華民國的外交空間受到限縮。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建交的同时,宣布停止砲擊金門[5],并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1987年中华民国解除戒严開放兩岸探親後,两岸关系一度緩和。但1995年李登辉總統访美两岸关系又趋紧张。进入21世纪后,海峽兩岸经济关系已相當緊密。2008年中国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趋于缓和。2015年海峽兩岸最高領導人在新加坡會面,被视为兩岸关系史上的重大突破[6]。而2016年民主進步黨重新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又趋紧张[7]

  1. ^ 林滿紅. 四百年來的兩岸分合: 一個經貿史的回顧. 国立中央大学. 臺北: 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1994 [2017-06-07]. ISBN 95759628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2.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汪大淵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3.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周婉窈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4. ^ 台湾与中国大陆:两岸关系的跌宕历史. BBC. 2021-04-16 [2023-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1). 
  5. ^ 徐向前. 国防部关于停止对大金门等岛屿炮击的声明(1979年1月). 中国政府网. 中国台湾网. 2006-02-28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8). 
  6. ^ 夏立言与台商座谈说明习马会是两岸史上最大突破. 印度尼西亞商報 Shangbao Indonesia. 2015-12-29 [2017-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6). 
  7. ^ 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第277次委员会议报告.2016-10-31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