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里斯·约翰逊 

非常尊敬的
鲍里斯·约翰逊
Boris Johnson
Hon FRIBA
英國首相府官方肖像照
 英国第77任首相
任期
2019年7月24日—2022年9月6日辭職
君主伊丽莎白二世
副首相藍韜文
前任特雷莎·梅
继任伊丽莎白·特拉斯
英国保守党黨魁
任期
2019年7月23日—2022年9月5日
主席
前任特雷莎·梅
继任卓慧思
英联邦轮值主席
任期
2019年7月24日—2022年6月24日
元首伊麗莎白二世
秘書長施佩雅
前任特雷莎·梅
继任保羅·卡加梅
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
任期
2016年7月13日—2018年7月9日
君主伊丽莎白二世
首相特雷莎·梅
前任夏文達
继任侯俊偉
第2任大倫敦市長
任期
2008年5月4日—2016年5月9日
副职理查·巴恩斯英语Richard Barnes (British politician)
維多莉亞·柏威克英语Victoria Borwick
羅傑·伊凡斯英语Roger Evans
前任肯·利文斯通
继任萨迪克·汗
影子高等教育副大臣
任期
2005年12月6日—2007年7月16日
领袖戴维·卡梅伦
影子大臣戴维·威利茨
前任史蒂芬·欧布莱恩英语Stephen O'Brien
继任罗伯·威尔逊
影子艺术副大臣英语Minister for Culture, Communications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任期
2004年4月14日—2004年11月17日
领袖迈克尔·霍华德
影子大臣朱莉·科克布莱德英语Julie Kirkbride
前任杰拉尔德·豪沃斯
继任托尼·巴尔德里英语Tony Baldry
保守党副主席
任期
2003年11月11日—2004年11月17日
领袖迈克尔·霍华德
主席利亚姆·福克斯莫里斯·萨奇英语Maurice Saatchi, Baron Saatchi勋爵
英國下議院議員
任期
2015年5月7日—2023年6月12日
前任藍道昌英语John Randall (British politician)
继任懸空
选区堊橋及南雷士廉
多数票10,695(23.9%)
任期
2001年6月9日—2008年6月4日
前任夏舜霆
继任約翰·豪威爾
选区亨利
个人资料
出生亚历山大·鲍里斯·德普费费尔·约翰逊
Alexander Boris de Pfeffel Johnson

(1964-06-19) 1964年6月19日59歲)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曼哈頓上東城
国籍
政党保守党
配偶阿萊格拉·莫斯廷-歐文英语Allegra Mostyn-Owen
1987年结婚—1993年離婚)

瑪麗娜·惠勒
1993年结婚—2020年離婚)

凱莉·西蒙茲2021年结婚)
儿女7名
亲属約·約翰遜(弟)
居住地卡尔顿花园1号[2]
母校伊顿公学
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
签名
网站下議院網站

亚历山大·鲍里斯·德费弗尔·约翰逊[註 1](英語:Alexander Boris de Pfeffel Johnson;1964年6月19日),英国保守黨籍政治人物,曾任英國首相保守黨领袖[7],也是一位通俗史学家英语popular history文學作家,早年任職於傳播媒體界,工作經歷有報社記者、雜誌編輯、電視節目策劃等。強森曾於2001年至2008年期間在亨利選區擔任過國會議員,以及於2008年英语2008 London mayoral election至2016年期間擔任過大倫敦市長,自2015年起獲選為堊橋及南雷士廉選區國會議員,並在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間任職過文翠珊內閣中的外交及國協事務大臣,後於2019年7月下旬接替德蕾莎·梅伊出任英國首相及保守黨領袖。其政見主張奉進步的一國保守主義為基調。

強森出生於美國紐約,父母均為英國人,父系帶有土耳其裔血統,幼年家境寬裕,其曾於布魯塞爾歐洲學校英语European School of Brussels I阿什當宅第英语Ashdown House, East Sussex伊頓公學就讀,後考入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修讀古典學,並於1986年當選牛津聯盟英语Oxford Union主席英语List of Presidents of the Oxford Union。青年時期的強森先後任職於《泰晤士報》及《每日电讯报》兩家報社,在《每日電訊報》撰稿時經常起筆有關歐洲懷疑主義論述的文章,後於1999年至2005年期間在《旁觀者》雜誌擔任主編,且於1998年至2005年期間兼任BBC1電視節目策劃。加入保守黨後,強森於2001年亨利選區當選國會議員,並在迈克尔·霍华德大衛·卡麥隆兩位保守黨領袖的領導下進入影子內閣,其自身的政治立場與大部分與保守黨相同。由於強森時常在電視上露面,還呈現一頭金色亂髮的樣子令人印象深刻,並持續發表內容尖銳的聲明與撰寫書籍和專欄,這讓他迅速成為英國最受矚目的政治人物之一。

強森於2008年大倫敦市長選舉英语2008 London mayoral election中擊敗工黨籍的時任市長肯尼斯·李文斯頓當選大倫敦市長,因而辭去了國會議員的職務。他在首個任期內實行了禁止在公共交通工具內飲酒、支持金融業發展和建設公共交通設施(包括:新倫敦巴士桑坦德自行車泰晤士河纜車)。2012年5月,強森於2012年大伦敦市长選舉中再度擊敗昔日的競選對手肯尼斯·李文斯頓順利連任大倫敦市長,並於第二個任期內成功舉辦了倫敦奧運,他亦在2015年英國大選中當選為堊橋及南雷士廉選區的國會議員。2016年5月,強森卸任大倫敦市長後,在即將舉行的脫歐公投裡和同黨籍的時任英國首相大衛·卡麥隆留歐派人士立場相左,支持脫離歐洲聯盟,進而成為英國政壇中脫歐派的領導人物之一。最終,6月23日舉行的公投結果顯示脫歐陣營獲得勝利,致使大衛·卡麥隆為負起政治責任而辭去了擔任六年多的首相職務。

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強森在繼任大衛·卡麥隆為英國首相的德蕾莎·梅伊內閣中出任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2019年5月,在時任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宣布辭職後,作為國會後座議員的強森參加了保守黨內繼任黨領袖及首相的競爭,與同為挑戰者之一的時任外相杰里米·亨特擊敗黨內眾多對手,雙雙進入了決選投票的階段,最終根據7月23日的開票結果,強森所獲票數力壓杰里米·亨特取得勝利,當選新一任保守黨領袖,並於7月24日起正式接任首相及大英國協輪值主席職務,成為英王伊麗莎白二世在位時期第十四位英國首相。同年12月12日,強森帶領保守黨在大選中贏取國會過半席次,成功續任首相且得以組建多數政府,本次大選亦使保守黨創下繼1987年大選以來在國會斬獲最多席次的歷史新紀錄。2022年7月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辞去英国首相一职[8],但会暂时留任擔任看守首相直至保守党选出接替者[9]

2023年6月9日,約翰遜宣佈辭去議員職務,認為下議院特權委員會的目的是「不管事實如何,都要判我有罪」,稱他看到的報告草案「充滿了不準確之處和偏見」,並稱委員會決心將他趕出議會。該委員會調查約翰遜是否於派對門事件中誤導下議院。[10]

強森於英國是一名備受爭議的政治人物。其支持者指稱他性格幽默,能吸引非傳統的保守黨選民的支持,如工人階級出身的選民和非保守黨的疑歐派選民。但他亦同時被批評奉行菁英主義排外任人唯親、懒惰和不誠實,也遭指控曾多次發表涉及種族主義性別歧視的言論。[來源請求]

  1. ^ 放棄美國公民身份人數更多了 5411人創紀錄. 聯合新聞網. [2017-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1). 
  2. ^ "Boris Johnson forced to share Foreign Office country residence with Cabinet colleagues David Davis and Liam Fox"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legraph, Kate McCann, 18 July 2016
  3. ^ 鲍里斯·约翰逊将接任英国首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网》,2019年7月23日。
  4. ^ 結果將於7.23宣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蘋果日報》,2019年6月25日。
  5. ^ 「疑歐派」若當選英國首相 全球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大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ETtoday新聞雲,2019-07-17。
  6. ^ 醜聞不斷 英首相強生宣布辭去保守黨主席. 公視. 2022-07-07 [2023-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2). 
  7. ^ 英國新首相約翰遜擺出破釜沉舟姿態 推出全面「脫歐」內閣. BBC. BBC. [2019-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8. ^ Boris Johnson quits as Tory leader but vows to stay on as PM. BBC News. [2022-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8) (英国英语). 
  9. ^ 约翰逊将宣布辞去保守党党魁职务. BBC News 中文. [2022-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5) (中文(简体)). 
  10. ^ Boris Johnson: I've been forced out over Partygate report. BBC News. 2023-06-09 [2023-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2) (英国英语). 


引证错误:页面中存在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标签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