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註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義注巴利語:Attha-katha,意為「解釋」,「評論」)[1],是指上座部佛教巴利語南傳大藏經的註解。義註是對經文的傳統解釋。對義註的再註釋,叫做複註英语Subcommentaries, Theravada(ṭīkā)。複注的註釋,稱為複複註(anutikā)。[2]

現存義注雖由覺音等人完成,但其來源為古代僧伽羅語所寫就的古代註釋書,再由覺音改為巴利語。僧伽羅語古義註的主要部份,則大約定型於公元2世紀初[3]。義註中的一部分在其他佛教部派三藏經文中出現,這代表有些註釋可能是來自於共通的早期來源[4]

從西元4世紀起,各個版本義註收錄的註解有所不同。泰國1992年版收錄的註解最少,包括以下內容: [5]

  • 十二部作者為覺音的註解:《律藏》、《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註解各一部;《小誦》、《法句》、《經集》、《本生》的註解各一部,《法集論》、《分別論》的註解各一部,對《論藏》五本書的註解,一部。
  • 法護(巴利語:Dhammapala)對《小部》中七本書的註解。
  • 《小部》中四本書的註解,各出於不同的作者。

緬甸斯里蘭卡的版本內,則還包括:

  • 清淨道論》,作者為覺音尊者。
  • 波羅提木叉》及其註解,註解的作者為覺音。
  • 法護對《導論英语Nettipakarana》的註解。
  • Vinaya-sangaha(《律攝》),為《普端嚴》(善見律毘婆沙)的選文集,編輯於12世紀。
  • Sārattha-samuccaya(《心要集》),對 Catu-bhānavāra(《四誦分》,護衛英语Paritta經文集)的註解。
  1. ^ Rhys Davids & Stede (1921-25): 2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9). , "Attha"條目定義 aṭṭhakathā as "exposition of the sense, explanation, commentary...."
  2. ^ aṭṭhakathā. Pāli Dictionary. [2022-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5). 
  3. ^ 水野弘元. 佛教文獻硏究. 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一). 由許洋主翻译. 法鼓文化. 2003-05-01. ISBN 95759824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6). 
  4. ^ 無著比丘. 註釋書對阿含經文的影響 (PDF). 正觀雜誌. 2009, 48 [2017-10-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0-19). 
  5. ^ Skilling, Peter. On a New edition of the Syāmaraṭṭhassa Tepiṭakaṭṭhakathā (PDF). Journal of the Pali Text Society. 2002, XXVII: 155–158 [2022-01-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2-09).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