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尔模型 

在玻爾模型裡,被約束於原子殼層的帶負價電子,繞著帶正價原子核進行圓周運動。從一個軌道躍遷至另一個軌道會伴隨著離散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被發射或吸收。[1]在圖中,電子的軌道顯示為灰色圓圈,其半徑隨著主量子數平方n2增加,從主量子數3 → 2的躍遷製成了巴耳末系的第一條譜線,波長為656 nm (紅光)。

玻尔模型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于1913年提出的关于原子结构的模型。此模型引入量子化的概念來研究原子电子的运动,對於計算氢原子光谱里德伯公式給出了理論解釋。玻尔模型是20世纪初期物理学取得的重要成就,对原子物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 Lakhtakia, Akhlesh; Salpeter, Edwin E. Models and Modelers of Hydrogen.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1996, 65 (9): 933. Bibcode:1997AmJPh..65..933L. doi:10.1119/1.18691.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