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字母 | |
---|---|
![]() | |
类型 | |
使用时期 | 405年到現在 |
书写方向 | 從左至右 ![]() |
语言 | 亞美尼亞語 |
关联书写系统 | |
父系统 | |
姊妹系统 | 拉丁字母 西里爾字母 科普特字母 |
ISO 15924 | |
ISO 15924 | Armn (230), Armenian |
Unicode | |
别名 | Armenian |
范围 | U+0530到U+058F U+FB13到U+FB17(连字) |
亚美尼亚语史 |
---|
![]() |
前史 |
语言时期 |
文字 |
相关内容 |
亞美尼亞字母(亞美尼亞語:Հայոց գրեր,羅馬化:Hayoc' grer或Հայոց այբուբեն,罗马化:Hayoc’ aybowben)是一種字母,從5世紀開始用來書寫亞美尼亞語,当时有36个字母。到19世紀為止,古典亞美尼亞語都是文學語言。19世紀以後,亞美尼亞字母用來書寫兩種現代、文學和口語的方言東亞美尼亞語和西亞美尼亞語。兩者都在同一時期創造出來[1]。
亞美尼亞語中,“字母”稱為 այբուբեն(古典亞美尼亞語和東亞美尼亞語:[ɑjbubɛn]或西亞美尼亞語:[ɑjpʰupʰɛn]),以首兩個字母命名。共38个。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