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梵语
संस्कृतम्
saṃskṛtam

“梵语”的天城文与悉昙文写法
发音[sə̃skɹ̩t̪əm]
区域印度孟加拉尼泊爾斯里蘭卡
母语使用人数
14,135[1] (2001)
語系
文字天城文悉昙文和其他婆羅米系文字拉丁字母轉寫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印度(印度公认的国家语言之一)[2]
語言代碼
ISO 639-1sa
ISO 639-2san
ISO 639-3san——囊括代码英语ISO 639 macrolanguage
各项代码:
cls – 古典梵语
vsn – 吠陀梵语
Glottologsans1269[3]

梵语संस्कृता वाक्saṃskṛtā vāk,簡稱संस्कृतम्saṃskṛtam),是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語族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4],是該語系中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和拉丁語一樣,梵語已經成為一種屬於學術和宗教的專門用語。雖然現代梵語的母語使用者非常少,但是因為梵文本身的特殊性,在現代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的經典中依然可以隨處找到梵語。如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即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被視作一種宗教儀規而得以絲毫不差地保存下來。19世紀時梵語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古印度相信梵文是由梵天所發明[5]

  1. ^ 2001 印度人口普查[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Indian Constitution Art.344(1)& Art.345 (PDF). [2008-11-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7-10-04). 
  3.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 梵语.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4. ^ Sanskrit. Ethnologue. 2008-11-03 [2008-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英语). 
  5. ^ 《大唐西域記》卷第二(三國):詳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則,四十七言也。寓物合成,隨事轉用。流演枝派,其源浸廣,因地隨人,微有改變,語其大較,未異本源。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