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諺文 韓字 한글 (Hangeul) 朝鲜字 조선글 (Chosŏn'gŭl) | |
---|---|
![]() 朝鲜文的“百科事典”四字 | |
类型 | |
使用时期 | 1443年至今 |
书写方向 | 從左至右、直書從右至左 ![]() |
语言 | 朝鮮語 台灣閩南語(非正式,臺語諺文) 粵語(非正式,粵語諺文) 吉阿吉阿語[1] 艾马拉语(非正式) 拉祜語(非正式) |
关联书写系统 | |
父系统 | |
ISO 15924 | |
ISO 15924 | Hang (286), Hangul (Hangŭl, Hangeul) |
Unicode | |
别名 | Hangul |
范围 | U+AC00-U+D7A3, U+1100-U+11FF, U+3131-U+318E, U+FFA1-U+FFDC |
諺文 | |
![]() “한글”一詞的轉寫 | |
朝鲜语名稱 | |
---|---|
諺文 | 한글 |
韓國名稱 | |
諺文 | 한글 |
汉字 | 韓㐎 韓글 |
文观部式 | Han(-)geul |
马-赖式 | Han'gŭl |
朝鮮名稱 | |
諺文 | 조선글 |
汉字 | 朝鮮㐎 朝鮮글 |
文观部式 | Joseon(-)geul |
马-赖式 | Chosŏn'gŭl |
|
![]() |
朝鲜语书写系统 |
---|
諺文 |
漢字 |
韓漢混用文 |
拉丁化 |
諺文(朝鮮語:언문/諺文 Eonmun ?),韩国官方将其中文译名定为韩字(朝鮮語:한글/韓㐎 Hangeul 帮助·信息)[2]或韩古尔[3],朝鲜官方则使用朝鲜字(朝鮮語:조선글/朝鮮㐎 Chosŏn'gŭl)一称为其中文译名[4],俗称「朝鮮字母」、「文」、「训民正音」等,是朝鮮語所使用的表音文字。15世纪,在朝鮮王朝(1392年-1897年)第四代君主世宗(1418年-1450年在位)的倡导下,由世宗本人于1443年正式创建,并在1446年与几位学者颁布使用。
諺文有10个元音和14个辅音,既简单又具系统性,能全面的記錄朝鮮語的語音。諺文易于学习和印刷,亦易于储存于计算机中,因而谚文的出现对于減少文盲、促進出版事业发达贡献甚巨。谚文在早期多与汉字混用,但1948年以后朝韩两国相继废用汉字后,大量的同音同形異義詞无法直接辨别,如「故事」、「古寺」、「古辭」、「告辭」、「告祀」及「枯死」等都寫作「고사」,因此必須根據上下文,才能判斷词义。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