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太基 

迦太基遗址
世界遗产
Amilcar, Carthage, Tunisia - panoramio (15).jpg
迦太基城遺址
官方名稱Archaeological Site of Carthage(英文)
Site archéologique de Carthage(法文)
位置 突尼西亞阿拉伯国家
標準 (ii) (iii) (vi)
登录年份1979(第3屆會議
網站UNESCO的记录(英文)

迦太基腓尼基語𐤒𐤓𐤕 𐤇𐤃𐤔𐤕‬;QRT ḤDŠT古希臘語Καρχηδών拉丁語Carthago,阿拉伯语:قرطاج‎),是一個坐落於北非海岸(今突尼西亞)的城市,與羅馬隔海相望。

迦太基一词在腓尼基语中读作“Qart-ḥadašt” ,意思是「新的城市」,其早期居民为迦南城市泰尔(Tyre或譯為推羅)的移民。在古羅馬文獻中,迦太基也被稱為「布匿」(拉丁語Punici)。

前8世紀,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迦太基城,當時迦太基城還只是腓尼基城邦泰爾的海外殖民地。前650年,脫離泰爾獨立,建立城市國家古迦太基。古迦太基强势时疆土遼闊,勢力最大曾囊括今天北非沿岸、今西班牙中部、科西嘉島薩丁尼亞島西西里島馬爾他島,首都迦太基富極一時,其基礎是農業与商業,在外貿易居民善航海与貿易,在國內居民又是出色的農民,很早就出現了奴隸佔有制莊園,因此在當時地中海地區成為最有活力的經濟強國。

古迦太基曾與古希臘爭奪地中海霸權,後又與古羅馬爭奪霸權。最後因為在三次布匿戰爭中均被羅馬共和國打敗,並於前146年滅亡。

古迦太基滅亡之後,羅馬軍隊摧毀了迦太基城。後來在迦太基城原址附近建立新城,並成為羅馬的阿非利加省首府。439年汪達爾人佔領迦太基,成為汪达尔-阿兰王国的首都。533年成為东罗马帝國的屬地,並成為東羅馬帝國重要文化中心。7世紀因阿拉伯帝國的崛起引發的戰亂而被徹底廢棄。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