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條目語意模稜兩可而損及其中立性或準確性。 |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7年12月28日) |
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 | |
---|---|
![]() 1956年的奥黛丽·赫本 | |
女演员 | |
本名 | Audrey Kathleen Ruston |
英文名 | Audrey Hepburn |
国籍 | ![]() |
出生 | ![]() | 1929年5月4日
逝世 | 1993年1月20日![]() | (63歲)
职业 | 演員 |
语言 | 荷蘭語[1]、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
配偶 |
梅爾·法利爾(1954年結婚;1968年離婚) 安德烈·多蒂(1969年結婚;1982年離婚) |
儿女 | 肖恩·法利爾(Sean Hepburn Ferrer) 出生日期: 1960年7月17日 盧卡·多蒂(Luca Dotti) 出生日期: 1970年2月8日 |
父母 | 約瑟夫·路斯頓 艾拉·凡·辛斯特拉女爵 |
出道地点 | ![]() |
出道日期 | 1948年 |
出道作品 | 荷兰七课 |
代表作品 | 《羅馬假期》 《第凡内早餐》 《窈窕淑女》 |
活跃年代 | 1948年—1989年 |
签名 | ![]() |
网站 | www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 |
![]() |
这是奥黛丽·赫本系列条目的一部分 |
---|---|
奥黛丽·凱瑟琳·赫本-路斯頓(英語: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是英國與美國好萊塢知名女演員。1999年,奧黛麗·赫本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3名。
奧黛麗·赫本出演幾部電影後,被法國小說家科萊特看中而讓她擔任1951年百老匯舞台劇《金粉世界》女主角。[2]1953年以《羅馬假期》榮獲第2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第11屆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女主角及第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同年因音樂劇《美人魚》獲得第8屆東尼獎最佳話劇女主角獎。 1994年因專輯《奧黛麗赫本的魔法故事》獲得葛萊美獎最佳兒童誦讀專輯。 奧黛麗·赫本活躍於1950和1960年代的美國影壇,最具代表的作品有《羅馬假期》、《第凡内早餐》和《窈窕淑女》等等。
奧黛麗·赫本晚年淡出影壇投身公益,1988年開始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在1988年至1992年期間在非洲,南美洲和亞洲的一些最貧窮社區工作。她於1992年12月獲得總統自由勳章。1993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因闌尾癌在瑞士家中病逝,享壽63歲。
1999年,奧黛麗·赫本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3名。[3][4][5]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