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1949年—1990年
国歌:
西德的領土範圍(1957年-1990年)
西德的領土範圍(1957年-1990年)
首都波恩
最大城市慕尼黑
常用语言德語
政府聯邦制
議會制
共和立憲制
聯邦總統 
• 1949年-1959年
特奥多尔·豪斯
• 1959年-1969年
海因里希·吕布克
• 1969年-1974年
古斯塔夫·海涅曼
• 1974年-1979年
瓦尔特·谢尔
• 1979年-1984年
卡尔·卡斯滕斯
• 1984年-1990年
里夏德·馮·魏茨澤克[註 1]
總理 
• 1949年-1963年
康拉德·阿登纳
• 1963年-1966年
路德維希·艾哈德
• 1966年-1969年
库尔特·乔治·基辛格
• 1969年-1974年
維利·勃蘭特
• 1974年-1982年
赫尔穆特·施密特
• 1982年-1990年
赫尔穆特·科尔[註 2]
立法机构聯邦議會
历史时期冷戰
• 成立
1949年5月23日
1989年11月9日
1990年10月3日
人口
• 1990年
63254000
货币德國馬克
前身
继承
盟軍佔領下的德國
薩爾保護領
德国
今属于 德國

西德(德語:Westdeutschland),又稱聯邦德國,是對於1949年5月23日成立至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期間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之俗稱。

联邦德国建立于其初期范围包括二战后由美国英国法国所占领的德国领土;除了德国西部的领土外,东德境内、德国原本的首都柏林市区西半部在当时也属于西德非法定的事实领土。如此一来,西柏林成为一个飞地,被东德领土所包围。冷戰開始時,歐洲西方集團東方集團瓜分。德國實際上被劃分為兩個國家和兩個特殊領土,即薩爾州和分裂的柏林。西德西南部的三個州於1952年合併形成巴登-符騰堡州,而薩爾蘭州於1957年加入西德。西柏林被認為是非官方的事實上的第十一州,雖然在法律上不屬於西德,但由於柏林在盟軍控制委員會的控制下,西柏林在政治上與西德結盟,並在其聯邦機構中直接或間接代表。

1950年代的經濟奇蹟奠定了日後德國佔據重要地位的基礎,當時西德從二戰造成的巨大破壞中崛起,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第一任總理康拉德·阿登納一直任職到1963年,他致力於與北約完全結盟而不是保持中立,並獲得了軍事聯盟的成員資格。阿登納也是發展成為當今歐盟的協議的支持者。1975年G6成立時,對於西德是否會成為其成員,並沒有嚴肅的爭論。

隨著柏林圍牆的開放促使東方集團走向瓦解,兩個領土都採取行動實現德國統一。東德於1990年投票決定解散並合并到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它的五個戰後州與重新統一的柏林一起重組,結束了其特殊地位並形成了一個額外的土地。他們於1990年10月3日正式加入聯邦共和國,將州總數從10個增加到16個,結束了德國的分裂。重新統一的德國是以前非正式地稱為西德的國家的直接延續,而不是一個新的國家,因為這個過程本質上是一種自願加入的行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擴大到包括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另外六個州共和國。擴大後的聯邦共和國保留了西德的政治文化,並繼續其在國際組織中的現有成員資格,以及其西方外交政策與聯合國北約經合組織歐洲經濟共同體等西方聯盟的聯繫。
引证错误:页面中存在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标签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