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 

颱風
2015年7月9日,西太平洋上有3個熱帶氣旋(由左至右:蓮花燦鴻浪卡),其中燦鴻、浪卡都已增強為颱風(註:左下的雲團並非熱帶氣旋)。
朝鲜语名稱
諺文태풍
汉字颱風
日语名称
汉字 台風・颱風
英语名称
英语 typhoon

颱風(英語:typhoon,见名稱由來)是西北太平洋南中國海地區對於热带气旋的一种稱呼,對應的北大西洋稱呼為「颶風」(hurricane)。[1]不同氣象局對「颱風」有不同的風力定義。據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64以上(32.7m/s以上、118km/hr以上),在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國海稱為颱風。[1]據夏威夷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統計,1950年至2022年間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國海海域,平均每年有26.5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生成,其中平均每年有16.6個達到中心持續風速64的颱風標準[2],出現最多颱風的月份是8月,其次是7月、9月。當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達到熱帶風暴的強度(中心持續風速34),由日本氣象廳負責對其編號及命名,名稱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14個成員提供。在日常稱呼,台灣和日本將中心持續風速34以上(17.2m/s)的熱帶氣旋就稱之為颱風(對應世界氣象組織的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

  1. ^ 1.0 1.1 Terminologies and Acronyms used in the region of Western North Pacific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by the Typhoon Committee Members. Severe Weather Information Centre,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005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5). 
  2. ^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Historical Tropical Cyclone Statistics.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2023-03-10 [2023-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5).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