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亞拉姆語ܒܝܬ ܢܗܪܝܢ‎,希臘語Μεσοποταμία,)是古希腊两河流域的称谓,μεσο意为中间,ποταμία为古希腊文中河流(阿拉伯语:بِلَاد ٱلرَّافِدَيْن‎)之意,转化成「(两条)河流中间的地方」。[1]这两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在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产生和发展的古文明称为两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大体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时间从公元前4000年開始直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最早的文明

由于这两条河流每年出現氾滥,所以下游土壤肥沃,富含有机物矿物质;而水源和肥沃的土壤為种植粮食的必需品,因此成为孕育文明的基础。但同时由於该地气候干旱缺水,所以当地人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运用灌溉技术[2],为当地带来大规模的人力协作和农业丰产。经过数千年的演化,美索不达米亚于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众多城市及周围的农业社会[3]

由于美索不达米亚缺少天然屏障,所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个民族在此经历接触、入侵、融合、復興的过程。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埃兰人喀西特人胡里特人迦勒底人等其他民族先后进入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先经历史前的欧贝德、早期的乌鲁克苏美尔阿卡德时代,后来又建立起先进的古巴比伦和庞大的亚述帝国。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伦将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推向鼎盛时期。但随着波斯人希腊人的先后崛起和征服,已经辉煌几千年的文字和城市逐步被荒废,接着渐渐为沙尘掩埋,最后在阿拉伯世代,被人们所遗忘。直到19世纪中期,伴随考古发掘的开始和亚述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实物被挖掘出土,同时楔形文字逐渐被破解,尘封18个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才慢慢呈现在当今世人面前。

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明的楔形文字[4]、公元前2100年左右尼普尔书吏学校[5]、三四千年前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文学作品[6]、距今2600多年前藏有2.4万块泥板书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7]、有前言和后记及282条条文构成的《汉摩拉比法典[8]、有重达30万多吨的人面带翼神兽守卫的亚述君王宫殿、古巴比伦人关于三角代数的运算、公元前747年巴比伦人对日食月蚀的准确预测[9]、用琉璃砖装饰的新巴比伦城和传说中的巴别塔巴比伦空中花园,以及各时期的雕塑和艺术品,这些成就都属于在美索不达米亚这个地區裡那些曾經輝煌的古老文明們。

  1. ^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 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和人类学博物馆 2007,第21頁
  2. ^ 布朗1 2002,第77頁
  3. ^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 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和人类学博物馆 2007,第32,56頁
  4. ^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 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和人类学博物馆 2007,第55頁
  5. ^ 于殿利 & 郑殿华 1998,第89頁
  6. ^ 于殿利 & 郑殿华 1998,第131-133頁
  7. ^ 布朗1 2002,第16頁
  8. ^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 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和人类学博物馆 2007,第37頁
  9. ^ 于殿利 & 郑殿华 1998,第321頁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