砹 

砹 85At
氫(非金屬) 氦(惰性氣體)
鋰(鹼金屬) 鈹(鹼土金屬) 硼(類金屬) 碳(非金屬) 氮(非金屬) 氧(非金屬) 氟(鹵素) 氖(惰性氣體)
鈉(鹼金屬) 鎂(鹼土金屬) 鋁(貧金屬) 矽(類金屬) 磷(非金屬) 硫(非金屬) 氯(鹵素) 氬(惰性氣體)
鉀(鹼金屬) 鈣(鹼土金屬) 鈧(過渡金屬) 鈦(過渡金屬) 釩(過渡金屬) 鉻(過渡金屬) 錳(過渡金屬) 鐵(過渡金屬) 鈷(過渡金屬) 鎳(過渡金屬) 銅(過渡金屬) 鋅(過渡金屬) 鎵(貧金屬) 鍺(類金屬) 砷(類金屬) 硒(非金屬) 溴(鹵素) 氪(惰性氣體)
銣(鹼金屬) 鍶(鹼土金屬) 釔(過渡金屬) 鋯(過渡金屬) 鈮(過渡金屬) 鉬(過渡金屬) 鎝(過渡金屬) 釕(過渡金屬) 銠(過渡金屬) 鈀(過渡金屬) 銀(過渡金屬) 鎘(過渡金屬) 銦(貧金屬) 錫(貧金屬) 銻(類金屬) 碲(類金屬) 碘(鹵素) 氙(惰性氣體)
銫(鹼金屬) 鋇(鹼土金屬) 鑭(鑭系元素) 鈰(鑭系元素) 鐠(鑭系元素) 釹(鑭系元素) 鉕(鑭系元素) 釤(鑭系元素) 銪(鑭系元素) 釓(鑭系元素) 鋱(鑭系元素) 鏑(鑭系元素) 鈥(鑭系元素) 鉺(鑭系元素) 銩(鑭系元素) 鐿(鑭系元素) 鎦(鑭系元素) 鉿(過渡金屬) 鉭(過渡金屬) 鎢(過渡金屬) 錸(過渡金屬) 鋨(過渡金屬) 銥(過渡金屬) 鉑(過渡金屬) 金(過渡金屬) 汞(過渡金屬) 鉈(貧金屬) 鉛(貧金屬) 鉍(貧金屬) 釙(貧金屬) 砈(類金屬) 氡(惰性氣體)
鍅(鹼金屬) 鐳(鹼土金屬) 錒(錒系元素) 釷(錒系元素) 鏷(錒系元素) 鈾(錒系元素) 錼(錒系元素) 鈽(錒系元素) 鋂(錒系元素) 鋦(錒系元素) 鉳(錒系元素) 鉲(錒系元素) 鑀(錒系元素) 鐨(錒系元素) 鍆(錒系元素) 鍩(錒系元素) 鐒(錒系元素) 鑪(過渡金屬) 𨧀(過渡金屬) 𨭎(過渡金屬) 𨨏(過渡金屬) 𨭆(過渡金屬) 䥑(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過渡金屬) 鉨(預測為貧金屬) 鈇(貧金屬) 鏌(預測為貧金屬) 鉝(預測為貧金屬) 鿬(預測為鹵素) 鿫(預測為惰性氣體)




外觀
未知,可能是金屬
概況
名稱·符號·序數砹(Astatine)·At·85
元素類別鹵素
(未定,有時歸為類金屬金屬非金屬[1]
·週期·17·6·p
標準原子質量[210]
电子排布[] 4f14 5d10 6s2 6p5
2, 8, 18, 32, 18, 7
砹的电子層(2, 8, 18, 32, 18, 7)
砹的电子層(2, 8, 18, 32, 18, 7)
歷史
發現戴爾·科爾森、肯尼斯·羅斯·麥肯西和埃米利奧·塞格雷(1940年)
物理性質
物態固體
密度(接近室温
(金属砹)8.91–8.95(预测)[2]
(At2)6.2﹣6.5(預測)[3] g·cm−3
熔点575 K,302 °C,576 °F
沸點610 K,337 °C,639 °F
汽化热(At2)54.39 kJ·mol−1
蒸氣壓
壓/Pa 1 10 100 1 k 10 k 100 k
溫/K 361 392 429 475 531 607
原子性質
氧化态−1+1、+3、+5、+7
电负性2.2(鲍林标度)
电离能第一:899.003[4] kJ·mol−1
共价半径150 pm
范德华半径202 pm
雜項
CAS号7440-68-8
同位素
主条目:砹的同位素
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t1/2 衰變
方式 能量MeV 產物
209At 人造 5.42 小時 β+ 1.460 209Po
α 5.758 205Bi
210At 人造 8.1 小時 β+ 2.959 210Po
α 5.632 206Bi
211At 人造 7.214 小時 ε 0.785 211Po
α 5.983 207Bi
219At 痕量 56  α 6.324 215Bi
β 1.567 219Rn

(英語:Astatine;中國大陸、港澳译为ài,台灣译为è),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At原子序數为85。砈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其所有同位素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其中壽命最長的是砹-210,半衰期為8.1小時。[5]由於其極強的放射性和短暫的壽命,因此對砈的研究十分困難,目前科學家對這一元素所知甚少。砹在元素週期表中位於之下,為鹵素的一員,其許多性質可以從推算出來,推算值與砹的已知性質相符。

人們尚未觀測過砹元素的單質,因為所有肉眼能觀察到的量都會產生大量的放射性熱量,使它瞬間氣化。它的熔點很可能比碘高很多,與相近。砹的化學屬性與其他鹵素相似:它會與包括其他鹵素在內的非金屬形成共價化合物,估計能夠與鹼金屬鹼土金屬形成砹化物。不過,砹正離子的化學屬性則有別於較輕的鹵素。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戴爾·科爾森英语Dale R. Corson肯尼斯·羅斯·麥肯西英语Kenneth Ross MacKenzie埃米利奧·塞格雷在1940年利用迴旋加速器首次合成出砹元素。由於產物極不穩定,所以他們根據希臘文αστατος」(astatos,意為「不穩定」)將其命名為「astatine」。三年後,該元素被發現存在於大自然中,作為更重元素的衰變產物痕量存在,是在地殼中豐度最低的天然元素,任一時刻在地殼中的總量不到1克。[6]自然界中的重元素經各種衰變途徑一共會產生4種砹的同位素質量數分別為215、217、218、219,半衰期都不超過1分鐘,而最穩定的兩種同位素砹-210和砹-211都不存在於自然界中,只能以人工合成的方式生成。雖然砹-210在所有砹同位素中具有最長的半衰期,但壽命第二長的砹-211是唯一一種具有商業應用的砹同位素,目前在醫學中用作α粒子射源,以診斷及治療某些疾病。由於放射性極強,所以砹的使用量非常低。

  1. ^ Hermann, Andreas; Hoffmann, Roald; Ashcroft, N. W. Condensed Astatine: Monatomic and Metallic.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3, 111 (11). doi:10.1103/PhysRevLett.111.116404. 
  2. ^ Arblaster, JW (编). Selected Values of the Crystallographic Properties of Elements. Materials Park, Ohio: ASM International. 2018: 604. ISBN 978-1-62708-154-2. 
  3. ^ Bonchev, Danail; Kamenska, Verginia. Predict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113–120 transactinide elements.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CS Publications). 1981, 85 (9): 1177–86 [2013-12-19]. doi:10.1021/j150609a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0). 
  4. ^ Rothe, S.; Andreyev, A. N.; Antalic, S.; Borschevsky, A.; Capponi, L.; Cocolios, T. E.; De Witte, H.; Eliav, E.; et al. Measurement of the first ionization potential of astatine by laser ionization spectroscopy.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3, 4: 1835– [2013-12-19]. PMC 3674244可免费查阅. PMID 23673620. doi:10.1038/ncomms2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0). 
  5. ^ Kondev, F. G.; Wang, M.; Huang, W. J.; Naimi, S.; Audi, G. The NUBASE2020 evaluation of nuclear properties (PDF). Chinese Physics C. 2021, 45 (3): 030001. doi:10.1088/1674-1137/abddae. 
  6. ^ Hollerman, Arnold. Inorganic Chemistry. Berlin: Academic Press. 2001: 423 [2013-12-19]. ISBN 0123526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6).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