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 

半坡陶符符號。根據歷史研究者于省吾解讀:× = 、+ = 、 | = 、 || = 二十、 T = 、↑ = [1]

陶文陶纹陶符,為古中国人在陶器上刻画的文字符号,较有名的如半坡陶符丁公陶文高邮陶文良渚文字朱书文字等。一般认为,陶文为文字前身,是从无文字向有文字发展的一个阶段,屬於尚未發展成熟的文字。

2006年時,有考古學者、古文學者指出,陶文可與甲骨文同爭中國及東亞最早漢字,陶文歷史在夏朝之前,為公元前2,500年,距今4,500年,比商朝中期的甲骨文(公元前1,300年,距今3,300年)早約1,200年。[2]

陶文有两种:第一种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原始文字”,虽然目前还不能确认这些文字具体是什么含义,但已具有一种“标记”和“表号”的性质,被认为是汉字的最早雏形;第二种是战国时代陶器上的文字,一般只有几个字,大多是印文,内容为人名、官名、地名、督造者名,吉祥语和年月等。

目前由于发现数量尚不夠多、暂时无法破译、比较零散等原因,目前未可断言其是否符合「文字定義」。

  1. ^ 源——人类文明中华源流考. Hunan Renmin Press. Nov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8) (中文). 
  2. ^ 最古漢字 陶文、甲骨文再爭鋒第. 自由時報. 2006-08-22 [2018-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7) (中文(臺灣)).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