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战争 

冬季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由左上逆時鐘順序起:蘇聯T-26戰車縱隊、操縱拉赫蒂20 ITK 40 VKT機炮英语20 ITK 40 VKT的芬軍士兵、於卡累利阿地峽使用莫辛-納甘步槍實施阻擊的芬軍、被芬軍俘虜的蘇聯士兵、蘇聯空軍轟炸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蘇聯士兵於曼納海姆防線檢查一處被摧毀的碉堡頂部。
日期1939年11月30日-1940年3月13日
地点
芬蘭東部、北部與南部區域
结果

蘇聯慘勝

领土变更 芬蘭割讓芬蘭灣島嶼、卡累利阿地峽、拉多加湖畔卡累利阿薩拉雷巴奇半島以及租借漢科給蘇聯。
参战方

 芬兰

 蘇聯

指挥官与领导者
兵力
337,000人-346,500人[1][2]
32輛戰車[3]
145架-287架飛機[4][5]
450,000人-760,578人[註 1]
總兵力達998,100人
2,514輛-6,541輛戰車[10]
3,253架飛機[11]
伤亡与损失
25,904人陣亡或失蹤[12]
43,557受傷[13]
1,000人被俘[14]
957平民因空襲傷亡[12]
62架飛機[15]
總傷亡:70,000人
126,875人陣亡或失蹤[16]
188,671人受傷[16]
5,572人被俘[17]
3,543輛戰車[18][19][20]
261架-515架飛機[20][18]
總傷亡:323,000人

冬季戰爭芬蘭語Talvisota瑞典語Vinterkriget,俄語:Зимняя война[註 2])是蘇聯芬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爆發的戰爭,自1939年11月30日由蘇聯入侵芬蘭而展開,蘇聯最終慘勝芬蘭,終戰和談中芬蘭割讓與租借部份領土予蘇聯,而後1940年3月13日雙方簽訂《莫斯科和平協定》,戰爭結束。

蘇聯成立以來,一直對與芬蘭相接的國境存有異議,認為威脅到距边境仅32公里之遥的苏联第二大城列寧格勒的安危,且芬蘭在獨立過程中與德國關係密切,蘇聯視其將可能成為德國入侵本國的幫凶,於是持續以談判、威脅或嘗試顛覆芬蘭政府的方式來解決其邊界問題,必要時直接透過軍事行動併吞芬蘭,使其重回以往俄国附属国的地位。芬蘭方面則力保獨立之成果,視蘇聯為唯一的假想敵,持續以外交手段來避免戰爭。1930年代蘇芬之間的幾次談判皆無結果,蘇聯決心武裝入侵芬蘭。1939年11月26日蘇聯製造了「曼尼拉砲擊事件」,以此為藉口對芬蘭宣戰,在兩國邊境發動全線進攻。國際聯盟將蘇聯的行動視為非法攻擊,於12月14日將該國除名。

蘇聯投入大規模的軍隊進攻芬蘭,並在兵力、飛機、戰車上佔有壓倒性優勢,然而戰前多名軍事領導人因史達林於1937年開始的一連串政治整肅而被處死或關押,以致冬季戰爭爆發時,蘇軍僅剩下經驗不足的高級將領和中級軍官[21][22]。由於上述因素,加上芬軍訓練精良、熟悉地形,導致戰技拙劣的蘇軍在冬季戰爭初期損失慘重,芬蘭則展現了遠超過蘇聯預計的抵抗能力[23]。然而蘇聯於後期撤換指揮成員、改善作戰方式以及結合強大的物資優勢,終於突破了芬軍主防線,芬蘭因而求和。1940年3月雙方簽訂《莫斯科和平協定》,芬蘭割讓出其11%的領土和30%資產予蘇聯[24],結束了戰爭。

冬季戰爭中,芬蘭不僅保有了主權,還贏得了國際聲望。蘇聯投入巨大兵力卻損失慘重,國家聲譽也受到很大的傷害[25],也未達到原先征服芬蘭全境的目標[26]。冬季戰爭也影響了二戰的進程,在蘇芬交戰期間,英法曾想以援芬藉口派兵登陸斯堪地那維亞來切斷供應納粹德國戰爭機器的瑞典鐵礦石生產地[27],但未能成行。蘇聯此戰中的表現也令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對發動侵略蘇聯的企圖更具信心,並開始著手聯絡芬蘭加入其計畫。最終在1941年6月底爆发了「繼續戰爭」,芬蘭同德國协同出兵企图奪回冬季戰爭中失去的土地。

  1. ^ Palokangas(1999年),第299-300页
  2. ^ Juutilainen & Koskimaa(2005年),第83页
  3. ^ Palokangas(1999年),第318页
  4. ^ Venviläinen(2002年),第52页
  5. ^ Enciclopedia dell'Aviazione(1978年),第210-212页
  6. ^ 梅本弘(2004年),第18页
  7. ^ Krivosheyev(1997年),第63页
  8. ^ Kilin(1999年),第383页
  9. ^ Manninen(1994年),第43页
  10. ^ Kantakoski(1998年),第260页
  11. ^ Stenman & Keskinen(2012年),第7-8页
  12. ^ 12.0 12.1 Kurenmaa & Lentilä(2005年),第1152页
  13. ^ Lentilä & Juutilainen(1999年),第821页
  14. ^ Malmi(1999年),第792页
  15. ^ Tillotson(1993年),第160页
  16. ^ 16.0 16.1 Krivosheyev(1997年),第77-78页
  17. ^ Manninen(1999b年),第815页
  18. ^ 18.0 18.1 Kilin(1999年),第381页
  19. ^ Kantakoski(1998年),第286页
  20. ^ 20.0 20.1 Manninen(1999b年),第810-811页
  21. ^ Glanz(1998年),第58页
  22. ^ Ries(1988年),第56页
  23. ^ Ries(1988年),第79-80页
  24. ^ Edwards(2006年),第18页
  25. ^ Edwards(2006年),第272-273页
  26. ^ Dyke(1997年),第44页
  27. ^ Trotter(2002年),第239页


引证错误:页面中存在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标签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