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 

這幅圖解顯示了亞里士多德邏輯中,對立四邊形內不同直言命題之間存在的矛盾關聯。

傳統邏輯學中,如果一個命題與自身或既定事實相衝突,則稱之為矛盾(英語:contradiction,又稱恆假)。這種情況經常用來發現人們的不誠實信念偏見亞里士多德提出的無矛盾律,進一步說明了應用邏輯的普遍原則,即一件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對於相同的對象同時為是與非[1]

在當代的形式邏輯類型論領域,「矛盾」一詞專指某個特定的命題,通常使用偽符號英语Up tack英语Bottom type)來表示。根據邏輯規則,如果一個命題能導出「英语False (logic)」,則該命題被視為矛盾,亦即它是一個永遠不成立的命題(也就是說,自我矛盾的論述)[2][3]。這個概念可以延伸應用到一系列的論述上,這時可以說這一系列論述中「包含有」矛盾。

  1. ^ Horn, Laurence R., Contradiction, Zalta, Edward N. (编),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8,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18 [2019-12-10] 
  2. ^ Contradiction (logic). TheFreeDictionary.com. [2020-08-14]. 
  3. ^ Tautologies, contradictions, and contingencies. www.skillfulreasoning.com. [2020-08-14].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