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圖像的替代文字 

替代文字(alt屬性)是當圖像或影片不被顯示時作為一種替代輸出。所有可視影像都應該輸入替代文字,除非該圖像僅僅是作為一種裝飾,例如縮小成內文字體大小的旗幟圖片。替代文字應該準確地描述影像中最重要的特征、它的焦點所在,而不是無篩選的列出所有細節。替代文字的主要受眾是視力受損人士(先天或後天,失明弱視),他們會使用輔助程序例如螢幕閱讀器將alt屬性的可讀文字全部讀出,讓使用者以聆聽理解影像內容;純文字網頁瀏覽器或一般的瀏覽器也會在用家停止讀取圖像時在原位顯示替代文字。

在維基百科中,影像指令都是作為連結存在所以都應該輸入alt屬性,它在渲染影像(File:)的語法中是一個命名參數alt=,見下例:

如果你使用普通的圖像瀏覽器而想閱讀圖像的替代文字,指示你的瀏覽器顯示圖像的屬性。
一面紅色底、白色十字旗幟在空中飄揚,十字的直條較為靠向左邊的旗桿。
丹麥國旗是現今依然被官式使用中、最古老的國旗設計。

[[File:Dannebrog.jpg |thumb |alt=一面紅色底、白色十字旗幟在空中飄揚,十字的直條較為靠向左邊的旗桿。|[[丹麥]]的[[丹麦国旗|國旗]]是現今依然被官式使用中、最古老的[[國旗]]設計。]]

國旗的首段為例,螢幕閱讀器可能會讀出:「連結 一面紅色底 白色十字旗幟在空中飄揚 十字的直條較為靠向左邊的旗桿 連結 丹麥的國旗是現今依然被官式使用中 最古老的國旗設計」。如果句法中缺乏了「alt=一面紅色底……」這個輸入,螢幕閱讀器就可能會將之讀成「file冒號Dannebrog點JAY PEE GEE」來權充alt屬性,讓看不到圖片的讀者無法了解旗幟的設計。

替代文字不是檔案題注(caption,即是上例中「丹麥的國旗是……」的參數輸入),替代文字是輸出給看不到影像的讀者用,題注則是給所有的讀者閱讀的。所以寫作替代文字時應該側重於描述影像中物體的外觀,題注就用作解說影像想傳達的意思和它與條目主題的關聯。一個讓編者自己思考怎樣寫出最有用的替代文字就是:想像自己在看不到影像的狀態下會希望獲得影像中包含著怎樣的表面視覺資訊。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