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历史 

佛教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在公元前6世紀以前創建,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1]「佛」是佛陀的簡稱,其意思是覺悟者[2],而「教」可以理解為宗教或教育,意為佛陀對大眾的一種普遍而傳承的教育。佛教一般注重人心靈的清淨和覺悟,佛教認為世界是遵循因果循環,只有達到覺悟,才能超越生死輪迴釋迦牟尼涅槃後,佛教慢慢衍生了不同的部派

自從阿育王時期,佛教不斷向外傳播,主要分為北傳佛教南傳佛教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經過印度北部,新疆傳入中國腹地,再流傳到中國东北,再傳播到韓國、日本、越南及臺灣;唐朝時期傳入西藏,于是北傳佛教被后人分称汉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則以上座部佛教為主,則通過斯里蘭卡,傳播到緬甸泰國印尼寮國柬埔寨越南南部。到了現代,佛教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

  1. ^ 曹祟. 佛教的“和風化”問題淺析. 河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7) (中文(臺灣)). 
  2. ^ 佛陀是創世主嗎?.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0) (中文(臺灣)).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