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支佛 

辟支佛梵語प्रत्येक बुद्ध羅馬化:Pratyeka-buddha巴利語Pacceka-buddha)是佛教中無師自證菩提,但離群索居獨自修行不說法化眾的聖者[1][2]。辟支佛又意譯為獨覺緣覺因緣覺緣一覺各佛。辟支佛出於無之世,當時佛法雖已滅,而能獨自修行證果。辟支佛性好寂靜,樂行頭陀,無力傳揚自己證悟的佛法,沒有聲聞弟子眾,所以佛教認為辟支佛無法像佛陀一樣成為人、導師。[3][4]

  1. ^ Pacceka Buddha in Dictionary of Pali Proper Names. Tipitaka, der Pali Kanon des Theravāda-Buddhismus. [2008-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英语). 
  2. ^ 慧琳《一切經音義》:「辟支佛地(辟支梵言具云卑勤支底迦(畢勒支底迦?),此曰各各獨行。佛者覺也。舊翻為獨覺正得其意。或翻為緣覺者譯人謬失。以梵語云鉢羅底迦此翻為緣故。智度論第十八中通上二類也)。」
    《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辟支梵言具云畢勒支底迦此曰各各獨行佛者覺也舊翻為獨覺正得其意或翻為緣覺譯人謬以梵語云鉢囉底迦此翻為緣故智論第十八中通上二類也。」
  3. ^ 明昆西亞多《南傳菩薩道》:「辟支佛也是無師自通地覺悟了四聖諦,卻無論如何都沒有能力教導與使他人覺悟。在親自覺悟了道、果與涅槃之後,他無法解說這些證悟的體驗,因為他沒有掌握對於這些出世間法的恰當文字。因此,辟支佛對四聖諦的智慧(dhammābhisamaya,法現觀)被論師們譬喻為啞巴的夢或文盲農夫無法以文字來形容的生活體驗。因此辟支佛已自渡,然而卻不能渡他。辟支佛可以為那些出家為比丘的人剃度,他們也可以教人「等正行儀學」(ābhisamācārika),說道:「你應該如此平靜地向前走、向後退、看、說等」。但是卻不能教人如何分別名色(nāma-rūpa)以及觀照它們的三相(三法印:即無常、苦和無我)等等,以使他人覺悟道與果。」。
    《大智度論》:「如法施者,唯有佛世,乃當有耳,是故當知法施甚難。云何為難?乃至有相辟支佛不能說法,直行乞食,飛騰變化,而以度人。」
  4. ^ 俱舍論》:「言獨覺者,謂現身中離稟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調不調他故。何緣獨覺言不調他?非彼無能演說正法,以彼亦得無礙解故,又能憶念過去所聞諸佛所宣聖教理故。又不可說彼無慈悲,為攝有情現神通故。又不可說無受法機,爾時有情亦有能起世間離欲對治道故。雖有此理,由彼宿習少欣樂勝解,無說希望故。又知有情難受深法,以順流既久難令逆流故。又避攝眾故,不為他宣說正法,怖諠雜故。」
    順正理論》:「雖有此理,而今測量。彼知爾時有情根欲,入見諦等不藉他教,故不說法以調伏他。除此所餘攝有情事,無勞設教現通即成。又諸獨覺闕力、無畏,對於我論堅執眾中,欲說無我心便怯劣,故不說教以調伏他。有餘釋言:由彼獨覺長時數習少欲勝解,又避攝眾諠雜過失,故不說法以調伏他。若自有能、他有根欲,棄而不濟度,豈名有慈悲?是故應如前釋為善。」
    《瑜伽師地論》卷34:「云何獨覺種姓。謂由三相應正了知。一者本性獨覺先未證得彼菩提時有薄塵種姓。由此因緣於憒鬧處心不愛樂。於寂靜處深心愛樂。二者本性獨覺先未證得彼菩提時有薄悲種姓。由是因緣於說正法利有情事心不愛樂。於少思務寂靜住中深心愛樂。三者本性獨覺先未證得彼菩提時有中根種姓。是慢行類。由是因緣深心希願無師無敵而證菩提。」
    遁倫《瑜伽論記》:「初發心時亦值佛世。聞法思惟。後得道身出無佛世。性樂寂靜。不欲雜居。修加行滿。無師友教。自然獨悟。永出世間。中行中果。故名獨覺。或觀待緣而悟聖果。亦名緣覺。」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