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稀缺 

後匱乏(英語:Post-scarcity)是一种迄今为止还未实现的社会。在这种社会裡,商品服务資訊都可以被人们无偿占有,货币也将不复存在。人们之所以能这么做,是由于在後匱乏社会裡,物质、能量、資訊都大量的存在,并且存在自动系统,使人们不需要付出任何劳动即可获取日常用品和其它产品。这些自动系统使得产品的生产有如软件复制般简单方便。

可以这么认为:即人类现在已处在一个有足够多的能量、物质、資訊的世界,能够使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过上舒适的生活。但是就算未来产生一种社会能使全球的资源被均匀的分配到每一个人的手中,这种社会还不能被称为「後匱乏」社会。这是因为在一个真正的「後匱乏」社会裡,人们是可以不用劳动就可获取日常用品和其它产品的。当然,对于某些专业人群而言属于「自愿型」或是「享受型」的劳动(比如文学家创作一部新的小说或是软件工程师撰写最新的開源軟體)仍将大量存在于「後匱乏」社会中。

诸如「後匱乏经济学」一类的术语是自相矛盾的。这是因为「匱乏」是当代经济学的重要特征。在莱诺·罗宾写于1932年的论文《论经济科学的本质与重要性》中,「经济學」的定义是:“探讨为了在生活资源匱乏的情况下满足自己的生活要求而衍生的一类人类行为的科学”[1]

  1. ^ Robbins, Lionel. An Essay on 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Science (PDF).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Limited. 1945 [2008-08-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6-11). , p. 16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