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大明
1368年—1644年
  永乐年间的明朝最大疆域(谭其骧版)
其中包括羁縻地东北地区(包括外东北)、新疆哈密、青藏地区(有争议[1][2][需要較佳来源])和短暂占领的安南地区 (今越南北部),長城以南終明一代均為固定疆域
京城 
• 1368年-1421年
應天府(今南京
• 1421年-1644年
順天府(今北京
国君姓氏
君主16
• 1368年-1398年
明太祖朱元璋(开国)
• 1628年-1644年
明思宗朱由检(亡国)
兴衰
• 1368年1月23日
朱元璋於应天府登基,明朝建立
• 1402年7月13日
靖難之役結束,朱棣登基,永樂盛世開始,明朝走向極盛時期
• 1449年9月1日
土木堡之变,明朝對外政策由攻勢轉為防禦,開始明中葉時期
• 1644年4月25日
李自成攻佔北京朱由檢自缢,明朝滅亡
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白蓮教羅教
通币大明宝钞银两制钱
前身
继承
大元
南明
大順
大清
今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華民國
 老挝
 泰國
 俄羅斯
 緬甸
 越南
 朝鲜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正式國號为大明[A],又称朱明皇明,是中國歷史上繼元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也是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的古代王朝,历经12世、16位皇帝,国祚277年。[4]1368年,朱元璋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後推翻元朝,在應天府(今南京)稱帝,是为明太祖。建立之初,他致力集權,藉胡惟庸案藍玉案誅殺功臣,提高皇權,並廢除宰相中書省,分權於六部;全國置十三布政司、由布政使、按察司、都指揮使分理民政、司法、軍事。[5]与此同时,明太祖还通过颁布《皇明祖训》《大明律》《御制大诰》的法令内容,建立了贯穿明朝的基本制度。

明太祖去世後,其孫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为了应对朱元璋分封诸子造成的威胁,朱允炆厉行削藩,由此导致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对抗朝廷,史称靖難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朱允炆最终敗於朱棣并失踪,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即位后励精图治,疏浚会通河,派遣太监郑和六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通过将镇守总兵派遣到各地,从而彻底消除了边塞藩王造反的威胁,将安南纳为郡县,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更五次亲征蒙古。除此之外,明成祖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順天府(今北京)[6]

明成祖去世后,经过仁宗宣宗两位皇帝,他们对成祖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以求缩减开支,让民生有所恢复。此後,宣宗之子明英宗親征瓦剌,在土木堡(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虏。于謙另立英宗之弟祁鈺為景帝,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瓦剌議和,放回英宗,英宗為奪回帝位,發動奪門之變,成功复辟。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明朝的对外政策转变为保守防御为主。英宗之后,宪宗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则力行节俭,减免税赋。其后,武宗时期爆发南巡之争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初,引发大礼议之争,他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后于屯门海战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任用胡宗宪俞大猷等将领平定東南沿海海盜

世宗之后的隆慶、萬曆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實行改革(萬曆中興),加強邊防,修治河道。他推行的一條鞭法合併了各種名目的賦稅雜役,減輕人民負擔。[5]萬曆中期,神宗主持万历三大征,保护藩属,巩固疆土,後期,神宗怠政,东林党争开始萌芽。天啟年間魏忠賢閹黨禍亂朝綱,至崇禎帝即位後剷除閹黨,但閹黨倒臺後,黨爭又起,政治腐敗導致國力衰退,最終爆發大規模民變(明末民變),主要有李自成的「大順」和張獻忠的「大西」。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攻破北京,崇禎帝自縊於煤山甲申之變),明朝滅亡。[5]不久后,吳三桂帶領清兵入关,往后打败李自成和明室后裔建立的南明等政权,最终由清朝统一中国。

經濟方面,明廷在全國推廣植棉,提倡栽種經濟作物。手工業方面,遵化鐵治、佛山鐵治,景德鎮的制瓷、松江棉布都較為有名。文化方面,王守仁心學主張「心外無理」,「致良知」,一洗程朱理學之弊。“四大奇書”,即《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都留下深遠的影響。对外方面,明朝中后期开始有与欧洲人的接触,番薯、玉米等作物都先後傳入中國,天主教传教士来华传播文化,葡萄牙人開始在澳门定居。

  1. ^ Lau, Hon-Shiang. The Political Status of Tibet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An Analysis of Some Historical Evidence. China Report. 2019-05, 55 (2) [2023-06-19]. ISSN 0009-4455. doi:10.1177/0009445519834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9) (英语). 
  2. ^ 刘, 汉城. 關於明朝地理的中國官修典籍的基本結構確證:西藏是‘外國’、不是明帝國的領土. 用中國的官方/權威文獻明證:西藏自古以來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PDF). 2019年10月: 25–41 [2023-03-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4-21). 
  3. ^ 杜洪濤. 明代的國號出典與正統意涵 (02): 52-57. 2014. 
  4.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百科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5. ^ 5.0 5.1 5.2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 (编). 中国历史. 中國大百科全書. (中国历史卷) 第一版. 
  6. ^ 李林楠著,《永乐之治:朱棣传》,文化发展出版社,2021年11月,ISBN 978-7-5142-3397-1


引证错误:页面中存在标签或{{efn-ua}}模板,但没有找到相应的标签或{{notelist-ua}}模板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