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建制派 

非建制派
Opposition camp
政黨成員民主黨 民主黨
人民力量 人民力量
社民連 社會民主連線
工黨 工黨
街坊工友服務處
 民協
香港本土 香港本土
本民前 本土民主前線
小麗民主教室 小麗民主教室
土地正義聯盟
民主思路
新思維
意識形態自由主義
社會自由主義
社會民主主義
本土主義
民粹主義
直接民主制
普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會
反共主義
文化保守主義
政治立場大帳篷
香港立法會議席
1 / 90 (1%)
香港區議會議席
1 / 470 (0%)
選舉委員會選委數目
1 / 1,500 (0%)
預覽警告:頁面當中的Template:Infobox political party模板使用了過時或未知的參數 "姓名1"
預覽警告:頁面當中的Template:Infobox political party模板使用了過時或未知的參數 "區議會議席"
預覽警告:頁面當中的Template:Infobox political party模板使用了過時或未知的參數 "立法會議席"
預覽警告:頁面當中的Template:Infobox political party模板使用了過時或未知的參數 "英文名稱"
預覽警告:頁面當中的Template:Infobox political party模板使用了過時或未知的參數 "選舉委員會選委數目"
預覽警告:頁面當中的Template:Infobox political party模板使用了過時或未知的參數 "中文名稱"
預覽警告:頁面當中的Template:Infobox political party模板使用了過時或未知的參數 "頭銜1"
預覽警告:頁面當中的Template:Infobox political party模板使用了過時或未知的參數 "色彩編碼"

非建制派,或稱非建制陣營(英語:Opposition camp[1]),為一個香港政治意識形態陣營,政治上與建制派分庭抗禮。

2016年後,非建制陣營指建制派以外的政治派系所組成的陣營,即泛民主派、部分立場偏民主派的中間派自決派本土派(包括ALLinHK)的聯合陣營。

非建制派被親中媒體、建制派及政府稱其成員為「反對派」,因其成員主要反對香港特區政府的提出不公平政策和議案。

非建制派在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中獲得有55%的普選票支持,取得30席,為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以來最多。但在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後,經香港政府入稟司法覆核,6名非建制派議員先後被香港高等法院褫奪議員資格,成員減至23名,並失去地區直選的否決權,雖然在2018年香港立法會補選中取回2席,但因九龍西選區落敗,無法奪回分組點票的否決權。

2021年香港變更選舉制度後,選民人數大幅度減少,並增設選舉委員會議席且提名審查。當中有一批自稱「非建制派」的人士參選,當中只有狄志遠當選。而在選舉後,該批參選人並沒有在相關主要的人權及民主議題,例如為歷經搜捕事件的《立場新聞》發聲。

  1. ^ Cheng, Kris. Hong Kong Election 2016: Triumph for pro-democracy newcomers as opposition camp maintains veto power. 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 2016-09-05 [2017-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8).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