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戰線_(第一次世界大戰) 

西方戰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Western Front (World War I)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拉馬爾邁松戰役第二次马恩河战役百日攻勢
Western Front (World War I)

點擊圖片連結至戰鬥
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為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的德軍步兵衝鋒、凡尔登战役的法軍衝出戰壕、索姆河战役Mark I 坦克拉馬爾邁松戰役被法軍俘虜的德軍戰俘、第二次马恩河战役的法軍機槍部隊、百日攻勢中的法國雷诺FT-17坦克
日期1914年8月4日至1918年11月11日
地点
结果

協約國勝利

参战方
 法國  比利時
 美國
 義大利王國[1]
 俄罗斯帝国[2]
 葡萄牙[3]
 德意志帝國
 奥匈帝国[4]
指挥官与领导者
法國 約瑟夫·霞飛
法國 羅貝爾·尼維爾
法國 菲利普·貝當
法國 費迪南·福煦
約翰·弗倫奇
道格拉斯·黑格
约翰·潘兴
比利时 阿尔贝一世
德意志帝國 路德維希·馮·毛奇
德意志帝國 埃里希·馮·法金漢
德意志帝國 保羅·馮·興登堡
德意志帝國 埃里希·魯登道夫
德意志帝國 威廉·格勒納
兵力

法國: 7,935,000人
: 5,399,563人
: 2,200,000人
比利时: 380,000人
葡萄牙: 55,000人
俄罗斯帝国: 44,292人
: 40,000人

總共:
15,900,000人
德意志帝國 13,250,000人
伤亡与损失

法國: 4,808,000人
: 2,264,200人
: 286,330人
比利时: 93,100人
葡萄牙: 22,120人
俄罗斯帝国: 4,542人
: 15,000人

總共:
7,493,292人陣亡、失蹤、受傷與被俘[5]
5,603,000人陣亡、失蹤、受傷與被俘[5]
法軍的刺刀衝鋒
1914年8月7日,行軍中的德軍步兵
1914年西線「奔向大海」後的局勢

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方戰線是指1914年戰爭爆發後,德國入侵比利時盧森堡後所開闢的戰區,前者迅速佔領了法國大片的重要工業地區,但戰爭形勢因為馬恩河戰役而有了戲劇性地改變,雙方沿著法國邊境自北海瑞士挖了一連串的壕溝實行陣地戰,整條戰線在戰爭大部分時間都未有明顯的變動。在1915年至1917年期間,雙方沿著此戰線發動了一些大型攻勢,其以大規模火砲的砲擊與步兵進行攻擊,然而在結合壕溝機槍巢、鐵絲網和火砲的防禦工事下造成進攻方巨大的人員傷亡,而防禦者則發動反攻;因此,雙方的進攻皆無明顯的成果。為了打破僵局,雙方研發了新型的軍事科技與戰術,包括毒氣噴火器飛機坦克等新型兵器陸續投入使用,但僅讓戰線有了小幅的改變。

儘管此戰區大部分時間處於停滯狀態,卻被證明對於戰爭的結果具有決定性,協約國軍隊於1918年時已擁有同盟國無法阻擋的軍事力量,而該年春季德軍最後的攻勢以失敗告終,以法國為首的協約國聯軍隨後發起反攻,迫使德國政府被迫簽署停戰協議,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1. ^ 2nd Battle of the Marne. Spartacus Educational. [200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2). 
  2. ^ Cockfield 1999,第ix頁.
  3. ^ Rodrigues, Hugo. Portugal in World War I. The First World War. [2007-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4. ^ Austria-Hungary Goes to War. The Great War in a Different Light. [200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7). 
  5. ^ 5.0 5.1 McRandle, James H.; Quirk, James. The Blood Test Revisited: A New Look at German Casualty Counts in World War I. The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July 2006, 70 (3): 667–701 [2008-07-28]. doi:10.1353/jmh.2006.018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9). —見第12號表格作者的總結。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