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人 

奧地利人
Österreicher
總人口
超过850万
分佈地區
 奥地利 750万[1]
 美國730,336[2]
 加拿大197,990[3]
 德國180,000[4]
 瑞士80,000[來源請求]
 澳大利亞45,530[5]
 英国25,000[6]
 南非20,204
 阿根廷15,000[6]
 西班牙10,400[6]
 巴西10,000[6]
 捷克9,300
 以色列6,800[6]
 瑞典4,100[6]
 秘魯2,300
 匈牙利2,571[7]
 斯洛伐克2,301[8]
 希臘3,000[6]
 新西蘭1,300
 斯洛維尼亞1,000[6]
 愛爾蘭720[9]
 塞爾維亞131[10]
語言
德语(标准:奥地利德语;方言:奥地利-巴伐利亚语阿勒曼尼语) 其他地方语言:克罗地亚语匈牙利语斯洛文尼亚语[11]
宗教信仰
罗马天主教 61.5%
东正教 6%
新教 4%
其他或无宗教 28.5%
相关族群
日耳曼人捷克人[12]斯洛伐克人匈牙利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13]

奧地利人德語:Österreicher),是指所有擁有奧地利共和國國籍的公民,以奧地利德語為官方語言,擁有歐洲歷史上數量最多的音乐家外交官皇帝。雖然該國的語言和德意志民族非常接近,但国家认同卻與現代德国截然不同。

奧地利德語中,奧地利人即奧地利的全體國民。英語中的“Austrians”一詞的意思幾經演變,17~18世紀指代奧地利哈布斯堡君主國之內的所有人口;19世紀前期(1804~1867年) ,指代奧地利帝國版圖內的公民;19世紀後期(1867~1918年)指代奧匈帝國內萊塔尼亞的公民。最初,奧地利政府統治下的國民並沒有屬於自己的國家認同,只有住在維也納盆地下奧地利州中的人才會自我认同为奧地利人。

長期以來,奧地利人經常被劃歸為德意志人[14][15][16]。奧地利的領土在古代不僅包括捷克匈牙利,還是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聯邦裏面最強大的邦國,直到1866年普奧戰爭才被普魯士逐出德國的版圖[15]。但是,當德國1871年成為一個單民族國家時,奧地利的國家認同就與德國分道二揚[15]1867年奧地利帝國改革為奧匈帝國,採用了多民族-普世帝國的思考模式。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奧匈帝國旗下的各民族獨立,奧地利變為奧匈帝國政權的一個殘存國家,並取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德語:Republik Deutschösterreich)為其國名,寄希望於加入德國。不過在1919年,協約國為了防止德國過強而簽訂《聖日耳曼昂萊條約》,禁止了奧德合併。隨後,德意志-奧地利解體,改國名為奧地利第一共和國納粹德國1938年否認了奧地利的獨立性,通過德奧合併,讓奧地利和德國達成了短暫的統一。

在納粹德國戰敗,以及二戰的歐洲部份結束後,一切泛德主義、想與德國加強連接的思想都被視為是納粹主義的遺毒,導致奧地利人不得不發展出自己獨立的民族主義,經過幾十年的義務教育,絕大多數奧地利人在今天已經不會認為自己是德國人[17][18][19]

  1. ^ 根据CIA《世界概況》- 奧地利 - 人口:族群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奥地利的奥地利族裔人口比重为91.1%,即7,463,714名奥地利人。
  2. ^ Census 2000: Ancestry[永久失效連結] - 730,336人自称有奥地利血统。
  3. ^ Statistic Canada 2011 National Household Surve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7,990人自称有奥地利血统)
  4. ^ Bevölkerung und Erwerbstätigkeit Ausländische Bevölkerung Ergebnisse des Ausländerzentralregisters (PDF). Statistisches Bundesamt. [2014-07-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7-13). 
  5. ^ Monash University ARROW Repository | People and Place (PDF). [2013-09-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5-04-15).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存档副本. [2015-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15). 
  7. ^ STADAT – 2.4. FOREIGN CITIZENS RESIDING IN HUNGARY BY COUNTRY OF CITIZENSHIP. [2013-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3). 
  8. ^ Štatistický úrad SR :: Home. Portal.statistics.sk. 2014-03-14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9) (斯洛伐克语). 
  9. ^ Persons usually resident and present in the State on Census Night, classified by nationality and age group - CSO - Central Statistics Office. Cso.ie. 2013-02-07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30). 
  10. ^ Попис становништва, домаћинстава и станова 2011. у Републици Србији: Становништво према националној припадности - „Oстали“ етничке заједнице са мање од 2000 припадника и двојако изјашњени (PDF). [2013-09-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4-17). 
  11. ^ CIA《世界概況》- 奧地利 - 语言. [2013-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0). 
  12. ^ Diplomatic Academy Vienna - Home (PDF). [2013-09-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5-18). 
  13. ^ The sound of success, Economist, Nov 22nd 2007. [2013-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12). 
  14. ^ Robert H. Keyserlingk. Austria in World War II: An Anglo-American Dilemma. McGill-Queen's Press – MQUP. 1 July 1990: 138–. ISBN 978-0-7735-0800-2. 
  15. ^ 15.0 15.1 15.2 Thaler 2001,第72–頁.
  16. ^ Ruth Wodak.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9: 56– [2023-01-27]. ISBN 978-0-7486-373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5). 
  17. ^ Österreicher fühlen sich heute als Nation. 12 March 2008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0).  |journal=被忽略 (帮助)
  18. ^ Thaler 2001,第166–175頁.
  19. ^ Bischof & Pelinka 1997,第32–63頁.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