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列宁 

弗拉基米尔·列宁
Владимир Ленин
帕維爾·朱可夫俄语Жуков, Павел Семёнович在1920年7月拍攝的列寧肖像照(照片经后人上色)。
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
任期
1922年12月30日—1924年1月21日
前任(職位創立)
继任阿列克謝·李可夫
第1任蘇俄人民委員會主席
任期
1917年11月8日—1924年1月21日
前任(職位創立)
继任阿列克謝·李可夫
勞動國防委員會主席
任期
1920年4月—1924年1月21日
前任(職位創立)
继任列夫·加米涅夫
布爾什維克中央政治局正式委員
任期
1917年10月10日—1924年1月21日
屆數第6屆英语Central Committee elected by the 6th Congress of the Russian Social Democratic Labour Party (Bolsheviks)第7屆英语7th Bureau, the 7th Secretariat and the 7th Orgburo of the Russia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第8屆英语8th Politburo and the 8th Secretariat of the Russia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第9屆英语9th Politburo, the 9th Secretariat and the 9th Orgburo of the Russia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第10屆英语10th Politburo and the 10th Secretariat of the Russia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第11屆英语11th Politburo and the 11th Secretariat of the Russia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第12屆英语12th Politburo and the 12th Secretariat of the Russia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
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正式委員
任期
1917年8月3日—1924年1月21日
屆數第6屆英语Central Committee elected by the 6th Congress of the Russian Social Democratic Labour Party (Bolsheviks)第7屆英语Central Committee elected by the 7th Congress of the Russia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第8屆英语Central Committee elected by the 8th Congress of the Russia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第9屆英语Central Committee elected by the 9th Congress of the Russia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第10屆英语Central Committee elected by the 10th Congress of the Russia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第11屆英语Central Committee elected by the 11th Congress of the Russia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第12屆英语Central Committee elected by the 12th Congress of the Russia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
任期
1905年4月27日—1907年5月19日
屆數第3屆英语Central Committee compositions elected by the 1st–3rd congresses of the Russian Social Democratic Labour Party
个人资料
出生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
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

(1870-04-22)1870年4月22日
 俄罗斯帝国辛比爾斯克
(今  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
逝世1924年1月21日(1924歲—01—21)(53歲)
 蘇聯俄罗斯莫斯科省高爾基
墓地 俄羅斯莫斯科列寧墓(未下葬)
国籍 蘇聯
政党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1898年-1917年)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
(1917年-1918年)
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
(1918年-)
其他政党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
(1895年-1898年)
配偶娜傑日達·克魯普斯卡婭
(1898年-1924年)
父母伊利亞·烏里揚諾夫
瑪麗亞·烏里揚諾娃
亲属安娜·葉里札諾娃英语Anna Ulyanova(姐姐)
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哥哥)
奧利加·烏里揚諾娃俄语Ульянова,_Ольга_Ильинична(妹妹)
德米特里·烏里揚諾夫(弟弟)
瑪麗亞·烏里揚諾娃(妹妹)
母校圣彼得堡帝国大学
职业革命家政治家
专业律師
宗教信仰(前为俄罗斯正教会
签名
于1919年演讲《什么是苏维埃力量》。

播放此文件有问题?请参见媒體幫助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俄語: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羅馬化:Vladimir Ilyich Ulyanov發音:[vɫɐˈdʲimʲɪr ɪlʲˈjit͡ɕ ʊlʲˈjænəf] ;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通稱列寧Ле́нин羅馬化:Lenin發音:[ˈlʲenʲɪn]),俄羅斯革命家、政治人物、政治理論家,是苏俄苏联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 曾擔任俄羅斯共和國(1917年-1918年)、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18年-1924年)及蘇聯(1922年-1924年)人民委員會主席(總理)[1]。在他治理下,俄羅斯和往後的蘇聯成為接受布爾什維克(後來的蘇聯共產黨)领导的民主集中制社會主義國家。列寧的思想體系根基於馬克思主義,而其所發展的政治理論則被稱為「列寧主義」。

列寧出生於辛比爾斯克(今烏裏揚諾夫斯克)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在兄長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於1887年遭到沙皇處決後,他決定接受革命社會主義的政治立場。由於參與反對俄羅斯帝國沙皇專制制度的抗議活動,導致他遭喀山大學除名,他在隨後幾年則專注於法律學位上。1893年,他搬到聖彼得堡,成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高級幹部,主張馬克思主義。1897年,他因為被控煽動叛亂而遭逮捕,至舒申斯科耶度過長達3年的流放生涯,期間迎娶娜傑日達·克魯普斯卡婭為妻。他在流放結束後搬往西歐,透過出版而成為著名的政黨理論家。1903年,他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意識形態分裂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領導布爾什維克對抗尤里·馬爾托夫孟什维克。他鼓舞了1905年俄國革命的爆發,而後則發起活動,以讓第一次世界大戰轉為整個歐洲的無產階級革命;作為馬克思主義者,他相信這將推翻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且由社會主義社會替代。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並建立俄國臨時政府,列寧則返回俄羅斯。之後他領導發動十月革命,使布爾什維克推翻新政權。

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組成人民委員會(最高行政機關),部分權力則由民選的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擁有。新政府曾為俄國立憲會議進行選舉,但隨後遭到廢除。在與同盟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後,俄羅斯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並在俄羅斯控制下,承認非俄羅斯民族國家獨立。右派左派團體共組反對布爾什維克的軍隊,但在1917年至1922年的俄國內戰中戰敗。儘管俄羅斯政府決定重新分配農民、國家銀行與大型工業的土地,不過為了應對戰爭破壞、饑荒與民眾暴動,列寧在1921年推行混合經濟體系的新經濟政策,以促進經濟成長。為了設法推進世界革命布尔什维克政權創辦第三國際,期間進行波蘇戰爭。1922年,蘇維埃俄國和鄰近國家簽署《苏联成立条约》,宣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成立。隨著健康越來越惡化,列寧對於其新當選總書記約瑟夫·史達林權力不斷增長,领导的中央组织局逐渐官僚化,以及格鲁吉亚事件的問題表示反對,最後他於高爾基列寧斯克逝世。

列寧被廣泛視為20世紀最重要且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也是評價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2]。他是蘇聯普遍推廣的個人崇拜對象,且自他逝世后一直持續至1991年蘇聯解體為止。他還成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意識形態象徵,被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從而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帶來顯著影響。

  1. ^ 1924年1月21日 列宁逝世. 人民网. 2003-03-01 [2019-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3) (中文(简体)). 
  2. ^ 詹姆士·R·米勒英语James R. Millar. Encyclopedia of Russian history. London, England: Macmillan Reference: 849. ISBN 978-0-028-65907-7.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