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天地万物的演化运行机制,中国哲学的信念之一。[1] 认为道决定了事物“有”或“无”[2]、以及生物“生”或“死”的存在形式;[3]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和周而复始的自然现象,是万事万物在道协同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念[5] 有兩種解釋,主流是當時的「自然(itself)」不是今日的「自然(Nature)」,而是「自然而然」[6][7],“道”雖是生長萬物的,卻是無目的、無意識的,它“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即不把萬物據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勞,不主宰和支配萬物,而是聽任萬物自然而然發展著。疑後代禪宗則解釋為「道」效法「自然」(今日用語),應為誤解。[原創研究?]另一种解释,坚信人受地的制约、地受天的制约、天受道的制约,道受自然的制约[8];奉行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价值观[9]。
此一信念,不單為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為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另外,道家的道是非人格神,道教的神(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老子[10]。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並從道家思想中完善了道教[11]。))、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神是人格神,後兩者宗教經典中希臘文的 λόγος 和阿拉伯文的 سبيل 也被翻譯成中文的道,《聖經》里提到「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12](原文:Ἐν ἀρχῇ ἦν ὁ λόγος, καὶ ὁ λόγος ἦν πρὸς τὸν θεόν, καὶ θεὸς ἦν ὁ λόγος)伊斯蘭教的《古兰经》里也提到「不信道而且妨碍主道的人们,真主将使他们的善功无效。」[13]
- ^ 老子“道法自然”生态智慧及其借鉴价值透视 - 养生理论 - 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 www.lzdaoism.org.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9).
- ^ 老子書中「有」與「無」的觀念. club.ntu.edu.tw. [2017-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5).
- ^ cms), http://www.jieqi.com (jieqi. 生谈死:话庄子与基督宗教的生死观- 第一章:双方生死观的背景-其他类型-天主教图书中心-天主教在线. books.chinacatholic.net.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9).
- ^ 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查证请求]
- ^ 道法自然:与科学同行的东方神秘主义体系. guoxue.ifeng.com.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 ^ 道法自然詞語解釋 / 道法自然是什麽意思. www.chinesewords.org/dict/304598-561.html. [2021-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 ^ 陳鼓應-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章所说的“道”,都是指实存意义的道。末句所说的“天法道,道法自然”,乃是指效法实存
之“道”所呈现的自然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章所说的“道”,都是指实存意义的道。末句所说的“天法道,道法自然”,乃是指效法实存之“道”所呈现的自然规律。)
- ^ 弘音. 禅解道德经. 青苹果数据中心. : 第十二 关于《老子》的分章和句读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 ^ 先秦道家价值观体系的变迁-光明日报-光明网. epaper.gmw.cn.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 ^ 《傳授經戒儀注訣》:「老君者,得道之大聖,幽顯所共師者也。應感則變化隨方,功成則隱淪常住,住無所住,常無不在,不在之在,在乎無極,無極之極,極乎太玄。」
《雲笈七籤》:「三氣混沌,凝結變化,五色玄黃,大如彈丸,入玄妙口中。玄妙因吞之,八十一年乃從左腋而生。生而白首,故號為老子。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玄妙,出於自然,生於無生,先於無先,挺於空洞,陶育乾坤,號曰無上正真之道。神奇微遠,不可得名。」
王契真《上清靈寶大法》:「道德天尊,九仙教主,道之始炁,以教言之,自元始至此爲洞神,曰太清金闕後聖玄元道君太清仙王禀元皇虚皇之誥,宣三洞四輔之文,随方應化,演教傳經,今古尊崇,萬方欽仰,自三皇以來,宣說靈寶之經,萬世度人無量,天人崇位,雙皇封尊,爲太上老君者是也,居太清仙境。」
- ^ 孔鯡. 道家智慧一點通.
- ^ 約翰福音.
- ^ Qur'an Chinese Translation Surah - 古兰经汉译章节. www.islamicity.com. [2017-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