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帝国 

俄羅斯帝國
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
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
1721年—1917年
格言:«Съ нами Богъ»(俄文)
主与我们同在
国歌:胜利的惊雷,响起来吧!
«Гром победы, раздавайся!»
(1791-1816,非正式)

吾主在锡安是何等光荣
«Коль славен наш Господь в Сионе»
(1798-1816,非正式)

俄罗斯人的祈祷
«Молитва русских»
(1816-1833)

上帝,保佑沙皇!
«Боже, Царя храни!»
(1833-1917)
帶有國徽的國旗(1914–1917)
    俄罗斯帝国 (1914)     前领土,保护区和势力范围
    俄罗斯帝国 (1914)
    前领土,保护区和势力范围
地位帝國
首都圣彼得堡
(1721-1728,1730-1917)
莫斯科
(1728-1730)
常用语言官方语言:
俄语
区域语言:
芬兰语
瑞典语
波兰语
德语
罗马尼亚语
汉语官话俄属大连
宗教官方宗教:
俄罗斯正教
少数宗教:
罗马天主教
新教
犹太教
伊斯兰教
旧俄罗斯正教
佛教
异教
政府君主專制
(1721-1905)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1905-1917)
全俄罗斯皇帝 
• 1721-1725
彼得一世(首)
• 1894-1917
尼古拉二世(末)
大臣会议主席 
• 1905-1906
谢尔盖·维特(首)
• 1917
尼古拉·戈利岑(末)
立法机构元老院
帝国议会
帝国杜马
历史 
• 彼得一世登基
1682年5月7日儒略曆4月27日][c]
• 帝國聲明
1721年10月22日儒略历10月11日)
1825年12月26日儒略曆12月14日]
1861年3月3日儒略曆2月19日]
1905年1月-12月
1906年4月23日儒略曆5月6日]
1917年3月15日儒略历3月2日)
面积
1895年[1][2]22,800,000平方公里
1916年21,799,825平方公里
人口
• 1916年
181,537,800
货币盧布
前身
继承
俄罗斯沙皇国
俄羅斯臨時政府
今属于

俄罗斯帝国(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註 1]羅馬化:Rossiyskaya impyeriya)在中文中常简称为帝俄沙俄[註 2]俄国,是存在于18世纪至20世纪的统一君主制国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朝代。1721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率军击溃了瑞典帝國赢得大北方战争后,改称“全俄罗斯皇帝”(Император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註 3]),创立俄罗斯帝国[註 4]。雖然俄羅斯帝國君主已按照西方慣例明確改稱“皇帝”,但當時歐洲依然習慣稱呼俄羅斯皇帝為“沙皇”。

俄罗斯帝国由罗曼诺夫王朝统治,彼得一世为首位皇帝。彼得一世在位期间展开改革,使得帝俄在经济、军事和文化上均有显著的进步,开創效法西欧近代化的先例。在大北方战争中,俄国击败北欧强权瑞典帝國,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由純粹的内陆国转变为滨海国,被欧洲承認為列强之一。帝国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统治时期步入黄金时代,透過三次瓜分波蘭和两次对土作战的手段,夺得黑海出海口並将帝国的西部边界深入中欧。在拿破仑战争期间,俄国积极参与反法同盟,透過俄法战争成為唯一能在陸軍上遏法军入侵的國家。维也纳会议后,帝俄主导奧地利帝國普魯士王國成立神圣同盟,再次從瑞典手中奪取整個芬蘭大公國,成为了僅次於大英帝國的歐洲第二大列強,人稱“歐洲憲兵”。在随后的新帝国主义时期,其势力范围继续向高加索中亚远东三方面扩张[5],完全毀滅了世界上最後一批遊牧民族國家、囊括整個中亞,成為侵佔清朝時期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帝俄在版图上於在19世纪中期达到极盛,横跨欧亚大陆,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涵盖中亚、北高加索芬兰地区,与挪威、瑞典、德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阿富汗中國朝鲜日本接壤,按国土面积计算,成为历史上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帝国[6][7]。根据1897年人口普查,其人口达到1.25亿,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大英帝国大清帝国

尽管帝俄在政治军事外交和菁英文化上皆为当时欧洲数一数二的强国,然而其在经济科技社會制度、教育等民生方面則是在歐洲敬陪末座。15世纪至19世纪中期,因為農奴制度牽制了生產力、東正教腐化貴族思想、未曾经历大规模的产业革命,導致帝國的國力開始衰弱。在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俄国于克里米亚战争败於早已近代化的法國與英國,继而於1861年展开对内的大规模农奴制改革,宣告废除农奴制;但由于俄国本身幅员辽阔,無法一次性改革到位,還觸動了国内在既得利益者,加劇了俄國人在民族和宗教上分歧。受19世纪中期欧洲革命风潮影响,反对俄羅斯自古君主专制传统的浪潮此起彼伏,人民要求建立共和體制、甚至讓少數民族獨立,此矛盾在1881年達到最高峰,皇帝亚历山大二世被激进主义者炸死。其子亚历山大三世意識到俄國不能再故步自封,於是強勢介入推進改革,不過成就依然不如英法美德等西方進步國家。在1905年,俄羅斯帝国在日俄战争中被亚洲的新兴强权日本击败,連續兩次重大戰爭的失敗讓帝俄國內一片罵聲,認為其原因是日本後來居上的制定憲法,诱發1905年俄国革命,這場革命促使皇帝尼古拉二世实行在立憲的框架下實施俄羅斯帝國基本法,并由首相斯托雷平展开经济改革[8],之後帝俄繼續養精蓄銳,積極修建铁路、兴办近代工厂、建立近代化军队,獲得了長期的和平,和經濟和人口短暫地雙雙繁榮。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又把全部改革成果毀於一旦。

帝俄自称“第三罗马”,视己為拜占庭帝国的正統后继者,担负保卫东正教信仰的责任。俄国在尼古拉一世期间确立“君主专制-东正教-民族性”的三維官方民族理论,在外交上奉行泛斯拉夫主义,积极支持巴尔干半岛信仰东正教的南斯拉夫人的民族主义运动,而巴爾幹半島為舊奥斯曼帝国領土上的空白地帶,導致其和奧匈帝國發生嚴重利益衝突。1914年爆发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向和俄羅斯同樣的斯拉夫民族东正教国家塞尔维亚王国宣战,帝俄基於泛斯拉夫主義堅持幫助塞尔维亚一方而参战,并作为协约国的一员,拉動英法一同对抗奥匈帝国及其背後的盟主德意志帝国,被迫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俄羅斯帝国难以支应德国的攻势,自此深入战争泥潭;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宣告俄罗斯帝国以及俄羅斯君主統治徹底终结,其後經過內戰由苏俄建立了蘇聯[註 5][9]

  1. ^ Rein Taagepera.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Patterns of Large Polities: Context for Russia.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September 1997, 41 (3): 475–504 [2022-10-09]. JSTOR 2600793. doi:10.1111/0020-8833.000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9). 
  2. ^ Turchin, Peter; Adams, Jonathan M.; Hall, Thomas D. East-West Orientation of Historical Empires. Journal of World-Systems Research. December 2006, 12 (2): 223 [2016-09-11]. ISSN 1076-156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7). 
  3.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1131. ISBN 9787100124508. ,“沙俄”定义为“沙皇统治下的俄国”。
  4.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1131. ISBN 9787100124508. ,帝国“一般指版图很大或有殖民地的君主国家,如罗马帝国、英帝国。”
  5.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汇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 外国历史(二) 第一版.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第876页
  6. ^ Rein Taagepera.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Patterns of Large Polities: Context for Russia.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September 1997, 41 (3): 498 [2016-09-11]. doi:10.1111/0020-8833.000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7). 
  7. ^ Turchin, Peter; Adams, Jonathan M.; Hall, Thomas D. East-West Orientation of Historical Empires. Journal of world-systems research. December 2006, 12 (2): 223 [2016-09-11]. ISSN 1076-156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8. ^ Столыпин П. А. Речь об устройстве быта крестьян и о праве собственности 10 мая 1907 года. — 10 мая 1907 года.
  9. ^ Swain says, "The first government to be formed after the February Revolution of 1917 had, with one exception, been composed of liberals." Geoffrey Swain. Trotsky and the Russian Revolution. Routledge. 2014: 15 [2019-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9). ; also see Alexander Rabinowitch. The Bolsheviks in Power: The First Year of Soviet Rule in Petrograd. Indiana UP. 2008: 1 [2019-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0). 


引证错误:页面中存在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标签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