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寿命 

1800, 1950, 和2015預期壽命
Our World in Data图表)

預期壽命(英語:life expectancy[1][2]又称期望寿命[3]生命期望平均餘命[4],是衡量单一生命存活平均长度的统计量。預期壽命最常用的測量方法是自出生起算,称为出生时预期寿命[5](英語:Life expectancy at birth,LEB),也常按照不同的性別和年齡作統計。

現代人的預期壽命遠高於古代人,但這主要是因為嬰幼兒死亡率的巨幅下降所致,古代平均壽命低,和嬰幼兒夭折率高有關,所謂的「古代人平均壽命都不超過50歲,因為很多人在30-40歲的青壯年期間因為戰亂或疾病而離世」之類的說法,是全然錯誤的。[6][7]古代顺利发育至成年的人,因為已經规避了許多會在幼年時期導致死亡的因素,故一般至少能活到中年以后。

預期壽命是衡量國家福祉及繁榮的指標之一。

  1. ^ 存档副本. [2021-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1). 
  2. ^ 存档副本. [2021-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1). 
  3. ^ 存档副本. [2021-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8). 
  4. ^ 存档副本. [2021-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8). 
  5. ^ 存档副本. [2021-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2). 
  6. ^ John D. Hawks, John, Human lifespans have not been constant for the last 2000 years, 2009 [2019-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8). 
  7. ^ Christopher Wanjek, Christopher, Bad Medicine: Misconceptions and Misuses Revealed, from Distance Healing to Vitamin O, Wiley: 70–71, 2002, ISBN 047143499X.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