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頁簡而言之:故意对维基百科作出恶意编辑将招致封禁。 |
方針與指引(列表) |
---|
原则 |
內容 |
行为 |
列表 |
用户方針 |
參見 |
破壞經常是指通过增删或修改内容,故意危害维基百科正确性与完整性的行为,例如故意把正常内容替换成猥亵的、诽谤的、或者其他不相关的内容。
我们绝不容忍一切破坏。虽然我们鼓励维基人先警告再封禁破坏者,但管理员实施封禁之前,未必需要先行警告。
尽管有些维基人的行為可能違反維基社群的共識或守則,但只要他们怀有改进维基百科的善意,那就不算破坏。另外,编辑战也不算破坏。您须仔细考虑,方能区分到底哪些改动有益,哪些是好心办了坏事,而哪些是破坏。如果把善意改动指认为破坏,反倒不妙。
任何人有权发现并处理破坏,如果阁下不能处理破坏,請汇报并寻求他人帮助。
2002年IBM的研究表明,英文維基百科大多數明显的或清空頁面的破坏會在五分鐘[1]內被修復。但是,破坏仍然可能影响所有用户,在您編輯一個頁面之前,不妨先查看一下該頁面的歷史,看看是否有漏網的破壞。
不是所有破壞都是顯眼的,亦不是所有大量的或有爭議的修改皆是破壞,在確認新數據或資料是否正確,或是善意動機下的錯誤,或是全然的破壞時需小心。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