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 

一幅在北京牛街展示出56個民族的壁畫
中華民國1912-1928年表達[註 1]五族共和五色旗

中華民族,是在中國的重要民族主義與政治概念,在晚清由梁啟超[1]首次提出。以中華民族將中國建立為民族國家的思想,稱為中華民族主義中国民族主义

在中華民國,中華民族並沒有官方定義,可以視為由、西南邊疆民族、臺灣原住民及其他民族為組成[註 2]。其定義可因歷史、政治及國族立場不同,在族群內涵及地理範圍上或有差異[3][4]。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居住在中國的56個民族,包括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共同組成[註 3],可以延伸包括中國境外的華人或未必有中國國籍的海外華人[5][3],故中華民族並不是單純基于种族英语Racial nationalism族群公民的人群分類概念(有观点认为这一概念基于文化[6][7]

晚清時期,面對列強的威脅,中國知識分子出現「亡國滅種」的危機感,其中一部分人將中國的危機歸咎於中國內部「異族」的統治,不滿清廷的民族壓迫和民族岐視政策[8]。這種認知在20世紀初發展成為漢民族主義 ,形成主張「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黨」,而維新派則警告革命派的「排滿」種族革命主張可能導致國家分裂和列強干預的危險。另外,清末留日滿族蒙古族人士及清朝官員在「國民」觀念的啟示下,對於中國族群關係「從多元到一體」的認知,影響了中華民國建立後的族群思想與族群政治。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朝出现了最为严重的民族矛盾,由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紛紛參與革命,日益威脅著清廷統治。為了度過自身低潮的統治時期,清朝統治者與以維新派為代表的漢族士大夫之間,取得了透過「變法維新」將君主專制轉化為君主立憲的共識,「五族共和」族群論述被晚清政府接納並且成為朝廷的官方族群政策,將自身定位為合「五族」、「五地」為一體的「中央」政府。與維新派相對立的是頑固派,兩者的實質都是為了維護清朝的統治。辛亥革命後,主張種族革命的革命派放棄種族復仇主義的主張,接受新成立的中華民族民族國家的立國理論基礎——「中華民族」觀念和「五族共和」政策[9]。中華民國成立後,五族共和與民族融合的口號廣為流傳,更隨著諸多學者的提倡而廣為人知[10][11]

關於中華民族的概念變遷,歷史學及人類學理論有費孝通的「多元一體」論[12][13]許倬雲的我者與他者的轉化及混合[14]


引证错误:页面中存在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标签

  1.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首提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 ^ 中華百科全書. [2020-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8). 
  3. ^ 3.0 3.1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Zheng2003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4.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Zhao200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5.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Zheng1999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6.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吳天泰2006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7.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当代中囯凝聚力大典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8. ^ 章开沅:“排满”与民族运动. [2018-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0). 
  9. ^ 吳啟訥. 少數族群在民國肇建前後的抉擇認識多族群統一國家的民族與族群現象(三). 遠望雜誌. 2016-02-01, 329期: 44-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10.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五族共和下的蒙漢族群互動(1911—1928)[失效連結](简体中文)
  11. ^ 林家有,廣東文獻季刊《孫中山先生與中華民族復興》(中文)
  12.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費孝通1989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3.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金沖及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4.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許倬雲2009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