钇 

釔 39Y
氫(非金屬) 氦(惰性氣體)
鋰(鹼金屬) 鈹(鹼土金屬) 硼(類金屬) 碳(非金屬) 氮(非金屬) 氧(非金屬) 氟(鹵素) 氖(惰性氣體)
鈉(鹼金屬) 鎂(鹼土金屬) 鋁(貧金屬) 矽(類金屬) 磷(非金屬) 硫(非金屬) 氯(鹵素) 氬(惰性氣體)
鉀(鹼金屬) 鈣(鹼土金屬) 鈧(過渡金屬) 鈦(過渡金屬) 釩(過渡金屬) 鉻(過渡金屬) 錳(過渡金屬) 鐵(過渡金屬) 鈷(過渡金屬) 鎳(過渡金屬) 銅(過渡金屬) 鋅(過渡金屬) 鎵(貧金屬) 鍺(類金屬) 砷(類金屬) 硒(非金屬) 溴(鹵素) 氪(惰性氣體)
銣(鹼金屬) 鍶(鹼土金屬) 釔(過渡金屬) 鋯(過渡金屬) 鈮(過渡金屬) 鉬(過渡金屬) 鎝(過渡金屬) 釕(過渡金屬) 銠(過渡金屬) 鈀(過渡金屬) 銀(過渡金屬) 鎘(過渡金屬) 銦(貧金屬) 錫(貧金屬) 銻(類金屬) 碲(類金屬) 碘(鹵素) 氙(惰性氣體)
銫(鹼金屬) 鋇(鹼土金屬) 鑭(鑭系元素) 鈰(鑭系元素) 鐠(鑭系元素) 釹(鑭系元素) 鉕(鑭系元素) 釤(鑭系元素) 銪(鑭系元素) 釓(鑭系元素) 鋱(鑭系元素) 鏑(鑭系元素) 鈥(鑭系元素) 鉺(鑭系元素) 銩(鑭系元素) 鐿(鑭系元素) 鎦(鑭系元素) 鉿(過渡金屬) 鉭(過渡金屬) 鎢(過渡金屬) 錸(過渡金屬) 鋨(過渡金屬) 銥(過渡金屬) 鉑(過渡金屬) 金(過渡金屬) 汞(過渡金屬) 鉈(貧金屬) 鉛(貧金屬) 鉍(貧金屬) 釙(貧金屬) 砈(類金屬) 氡(惰性氣體)
鍅(鹼金屬) 鐳(鹼土金屬) 錒(錒系元素) 釷(錒系元素) 鏷(錒系元素) 鈾(錒系元素) 錼(錒系元素) 鈽(錒系元素) 鋂(錒系元素) 鋦(錒系元素) 鉳(錒系元素) 鉲(錒系元素) 鑀(錒系元素) 鐨(錒系元素) 鍆(錒系元素) 鍩(錒系元素) 鐒(錒系元素) 鑪(過渡金屬) 𨧀(過渡金屬) 𨭎(過渡金屬) 𨨏(過渡金屬) 𨭆(過渡金屬) 䥑(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過渡金屬) 鉨(預測為貧金屬) 鈇(貧金屬) 鏌(預測為貧金屬) 鉝(預測為貧金屬) 鿬(預測為鹵素) 鿫(預測為惰性氣體)




外觀
銀白色
概況
名稱·符號·序數釔(Yttrium)·Y·39
元素類別過渡金屬
·週期·3·5·d
標準原子質量88.90584(2)
电子排布[] 4d1 5s2
2, 8, 18, 9, 2
釔的电子層(2, 8, 18, 9, 2)
釔的电子層(2, 8, 18, 9, 2)
歷史
發現約翰·加多林(1794年)
分離卡爾·古斯塔夫·莫桑德英语Carl Gustaf Mosander(1840年)
物理性質
物態固體
密度(接近室温
4.472 g·cm−3
熔点時液體密度4.24 g·cm−3
熔点1799 K,1526 °C,2779 °F
沸點3203 K,2730 °C,5306 °F
熔化热11.42 kJ·mol−1
汽化热363 kJ·mol−1
比熱容26.53 J·mol−1·K−1
蒸氣壓
壓/Pa 1 10 100 1 k 10 k 100 k
溫/K 1883 2075 (2320) (2627) (3036) (3607)
原子性質
氧化态3, 2, 1(鹼性氧化物)
电负性1.22(鲍林标度)
电离能第一:600 kJ·mol−1

第二:1180 kJ·mol−1

第三:1980 kJ·mol−1
原子半径180 pm
共价半径190±7 pm
釔的原子谱线
雜項
晶体结构六方密堆積
磁序順磁性[1]
电阻率室溫)(α、多晶)596 n Ω·m
熱導率17.2 W·m−1·K−1
热膨胀系数室溫)(α、多晶)
10.6 µm/(m·K)
聲速(細棒)(20 °C)3300 m·s−1
杨氏模量63.5 GPa
剪切模量25.6 GPa
体积模量41.2 GPa
泊松比0.243
布氏硬度589 MPa
CAS号7440-65-5
同位素
主条目:釔的同位素
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t1/2 衰變
方式 能量MeV 產物
86Y 人造 14.74 小时 β+ 4.398 86Sr
88Y 人造 106.629  β+ 1.601 88Sr
89Y 100% 穩定,帶50粒中子
90Y 人造 64.05 小时 β 2.276 90Zr
91Y 人造 58.51  β 1.544 91Zr

(英語:Yttrium),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Y原子序數为39,原子量88.90584 u。釔是銀白色的過渡金屬,性質與鑭系元素相近,一般一同歸入稀土金屬[2]釔在自然中並不以游離態存在,而是和鑭系元素共同伴生於稀土礦物中,是重稀土元素中地殼豐度最高的元素。89Y是釔元素的唯一一種穩定同位素天然同位素

1787年,卡爾·阿克塞爾·阿列紐斯英语Carl Axel Arrhenius在瑞典伊特比附近發現了一種新的礦石,即硅鈹釔礦,並根據發現地村落的名稱將它命名為「Ytterbite」。約翰·加多林在1789年於阿列紐斯的礦物樣本中,發現了氧化釔[3]安德斯·古斯塔夫·埃克貝格英语Anders Gustaf Ekeberg把這一氧化物命名為「Yttria」。弗里德里希·維勒在1828年首次分離出釔的單質。[4]

釔的最大用途在於磷光體的生產,特別是紅色LED電視機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屏的紅色磷光體。[5]釔元素也被用於激光器電極陶瓷電解質電子濾波器超導體中,也有多項醫學和材料科學上的應用。釔在生物體中沒有已知的生理作用,人類吸入釔化合物可能導致肺病[6]

  1. ^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the elements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3-03., in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1st edition, CRC press.
  2.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IUPAC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3.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Krogt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4.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CRC2008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5.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Cotton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6.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osha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