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
250px
電子顯微鏡下的禽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
220px
冠狀病毒示意圖[2]
  紅色:刺突蛋白(S),又稱棘蛋白
  灰色:包膜
  黃色:包膜蛋白(E)
  橙色:膜蛋白(M)
病毒分類 编辑
–未分级– 病毒 Virus
域: 核糖病毒域 Riboviria
界: 正核糖病毒界 Orthornavirae
门: 小核糖病毒门 Pisuviricota
纲: 小南嵌套病毒纲 Pisoniviricetes
目: 網巢病毒目 Nidovirales
科: 冠状病毒科 Coronaviridae
亚科: 正冠状病毒亚科 Orthocoronavirinae
[1]
異名[3][4]
  • Coronavirinae

正冠狀病毒亞科學名Orthocoronavirinae),通称冠状病毒(拉丁文/英文:coronavirus),是一类可感染哺乳动物鸟类病毒,属于网巢病毒目冠状病毒科[4][5],為具有包膜正單鏈RNA病毒[6]。最早發現的冠狀病毒為1920年代感染隻的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BV),1960年代始發現造成人類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而冠狀病毒之名則是在1968年發表,得名自其表面的棒狀突起(刺突)。

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大小介於26000與32000nt之間,是RNA病毒中基因組大小位居前列者[7],編碼刺突蛋白(S)又稱棘蛋白、包膜蛋白(E)、膜蛋白(M)和核殼蛋白(N)等四種結構蛋白、複製酶(ORF1a/b)與若干輔助蛋白;冠状病毒可利用自身合成的複製酶蛋白酶,合成上述蛋白及其它非結構蛋白;部分冠狀病毒還能合成而具有血細胞凝集素酯酶英语Hemagglutinin esterase(HE)。這些蛋白除維持病毒結構,還有促進感染與抵抗宿主免疫反應等功能。

刺突蛋白可與宿主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使病毒包膜和宿主細胞的膜融合以感染細胞。進入宿主細胞後,冠狀病毒會造成細胞內膜的重組,並在特化的膜結構中進行複製與轉錄,轉錄時會發生模板跳轉而產生許多長度不一的次基因組RNA英语subgenomic mRNA,皆包含一或數個結構蛋白的基因,此跳轉可能是不同冠狀病毒間發生基因重組的機制。次基因組RNA與完整的mRNA皆可被轉譯成蛋白質,複製酶(ORF1a/b)在轉譯時會發生-1核糖體移碼而產生1a或1ab兩種多聚蛋白,可分別被自身的蛋白酶切割而形成14種非結構蛋白,參與病毒的轉錄與複製,其中一個非結構蛋白nsp14具有校對的功能,使冠狀病毒複製的準確度高於其他RNA病毒,可能是其得以維持較長基因組的原因。冠狀病毒的感染會影響細胞的許多訊息傳遞途徑,引發免疫反應,而病毒也有許多機制加以抵抗。

冠狀病毒依基因組成序列分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等四個,其中甲型與乙型冠狀病毒為感染哺乳動物,其共祖可能是蝙蝠病毒,丙型與丁型冠狀病毒則以感染鳥類為主,其共祖應是鳥類病毒,而乙型冠狀病毒的Embecovirus亞屬可能是起源自感染鼠類的病毒,其中的鼠肝炎病毒為冠狀病毒研究的模式病毒,冠狀病毒的許多分子機制皆是通過研究此病毒而被闡明。

已知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其中有4種(人類冠狀病毒229E人類冠狀病毒OC43人類冠狀病毒NL63人類冠狀病毒HKU1)可引发普通感冒,另外3種為導致嚴重疾病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與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皆曾在全球各地造成疫情。此外還有許多冠狀病毒可感染家畜與家禽、寵物、實驗動物和野生動物,例如感染雞隻的禽冠狀病毒、感染豬隻的數種豬冠狀病毒、感染犬與貓的犬冠狀病毒貓冠狀病毒、感染實驗小鼠大鼠的鼠冠狀病毒。

  1. ^ Virus Taxonomy: 2018b Releas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 2019 [2020-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0). 
  2. ^ Giaimo, Cara. The Spiky Blob Seen Around the World. The New York Times. 2020-04-01 [2022-01-27].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2). 
  3. ^ 2017.012-015S (xlsx).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 2018-10 [2020-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4. ^ 4.0 4.1 ICTV Taxonomy history: Orthocoronavirina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 [2020-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5). 
  5. ^ Fan, Yi; Zhao, Kai; Shi, Zheng-Li; Zhou, Peng. Bat Coronaviruses in China. Viruses. 2019-03-02, 11 (3): 210 [2022-01-27]. ISSN 1999-4915. PMC 6466186可免费查阅. PMID 30832341. doi:10.3390/v110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0). 
  6. ^ Cherry, James; Demmler-Harrison, Gail J.; Kaplan, Sheldon L.; Steinbach, William J.; Hotez, Peter. Feigin and Cherry's Textbook of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E-Book.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7-12-29: PT6615 [2021-01-29]. ISBN 978-0-323-392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6). 
  7. ^ Woo, Patrick C. Y.; Huang, Yi; Lau, Susanna K. P.; Yuen, Kwok-Yung. Coronavirus Genomics an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Viruses. 2010-08-24, 2 (8): 1804–1820 [2022-01-27]. ISSN 1999-4915. PMC 3185738可免费查阅. PMID 21994708. doi:10.3390/v2081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7). Coronaviruses possess the largest genomes [26.4 kb (ThCoV HKU12) to 31.7 kb (SW1)] among all known RNA viruses (Figure 1) [2,13,16].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