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瑞·貝克 

蓋瑞·貝克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Gary Becker
蓋瑞·貝克于芝加哥发言,2008年5月24日
出生(1930-12-02)1930年12月2日
 美國宾夕法尼亚州波茨维尔市
逝世2014年5月3日(2014歲—05—03)(83歲)
 美國伊利诺伊州芝加哥
研究机构芝加哥大学
(1968–2014)
哥伦比亚大学
(1957–1968)
研究领域社会经济学
学派芝加哥經濟學派
母校普林斯顿大学
芝加哥大学
受影响于米爾頓·佛利民
影响于Reuben Gronau
贡献人力资本的分析
不肖子定理
奖项約翰·貝茨·克拉克獎(1967)
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诺贝尔经济学奖(1992)
教廷科學院(1997)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2000)
約翰·馮紐曼獎英语John von Neumann Award(2004)
總統自由勳章 (2007)
“Gary Becker”译名
中国大陆加里·贝克尔
臺灣蓋瑞·貝克

蓋瑞·史丹利·貝克(英語:Gary Stanley Becker,1930年12月2日—2014年5月3日[1]),美国著名經濟學家社會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第三代芝加哥經濟學派领军人物、法律经济学的重要人物之一,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2][3] 芝加哥经济学派领袖米尔顿·弗里德曼评价貝克为“二十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社会学家”。[4]

貝克是首位將個體經濟學方法應用到社會學分析的經濟學家,以理性選擇效用理論為出發點,對於種族歧視、犯罪、家庭決策、藥物濫物等社會現象進行經濟學分析,為新家計經濟學(New Home Economics)壂定了基礎,對於家庭經濟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199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為表揚其「將微觀經濟學的分析視野拓展到非市場經濟領域的人類行為之中」。

  1. ^ Harms, William. Gary S. Becker, Nobel-winning scholar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1930-2014. 芝加哥大學. 2014-05-04 [2014-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6) (英语). 
  2. ^ 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92. NobelPrize.org. [2019-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美国英语). 
  3. ^ Our Legacy. BFI. [2019-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2) (美国英语). 
  4. ^ Catherine Rampell. "Gary Becker, an economist who changed economics"Washington Post May 5, 201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中文時事百科